敲瓦爿

刊头书法:方向前

■缪金星

时逢盛世,多有喜庆。逢年过节,同学朋友、邻舍隔壁间欢聚,或一茶一饭,或相约民宿旅游,叙旧话新,其乐悠哉。且彼此约定,费用采用平摊的方式,以图相处长久。这样的方式,现在时兴叫作“AA制”,我们当地老话又叫“敲瓦爿”。有人说“敲瓦爿”并非宁波话特有,舟山等地也有类似说法,但也终归源于苏浙沿海一带。倒是我曾纳闷,俯首可拾、松脆易碎的半片瓦,怎么就成了平摊费用的代称?近来回想起父亲以前说起内河航船过江入海的旧事,答案或许出在此处了。

江南之地,江河道口多筑堰。堰专指那种在内河上能够蓄水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其作用等同于水坝,但比水坝低矮,字义上解释是“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沿海地区筑堰,不但兼有蓄水灌溉和排涝的功能,还能阻挡海水潮汐倒灌内河,起到保护农田的作用。宁波当地至今保留着很多带堰的地名,如澄浪堰、压赛堰、倪家堰等。有点名气的还有始建于唐朝的它山堰,位于甬城西南鄞江镇,是樟溪的出口处,很早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

沿海为了防止海潮倒灌而筑堰建坝,但也由此带来航运不便,船只由内河而通江入海多了一道过堰越坝的“坎”。先人很早就有了用设置船闸道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船身进入闸口轨道,束以粗绳,套在闸道两边的木柱上,柱下是个木轮,数十个壮汉利用滑轮省力原理,轮番牵拉转轮,缓缓将船拉过低坝。

这样的情形,小时候父亲曾带我去看过,只是原来由人力牵引的船闸改为机器替代,伴随着“突、突、突……”的马达轰鸣声,偌大的航船十几分钟就过坝了。倒是现在轮船越造越大,怕是连机器钢索都难以牵动了,多半改为由储水的闸渠通航,也就是通过调节闸渠内的水位,上游泄水而至低位,下游注水而就高位,达到通航的目的。这是后话了。

父亲说,堰口过船费用是按来回计付的,有去有返,下次回来,还从这里经过,通常船主要一次性付清费用,纤夫就地打碎一块瓦片,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证,回来时瓦片吻合即可过船,很是默契。用半块瓦片过坝的“风情”延续了几百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曾连载近现代国学大师胡朴安的《明州游记》,其中他所租用的游船从三江口进入江东内河时,有一段过堰的描写:“宁波之水,涨自海潮,其味颇咸,御以坝,便咸水不能越坝而入,故坝内之水悉淡,惟船行至此,须有过坝之举。”既过,“索钱千余,为过坝之费,与之钱,交舟子一瓦片,为回时过坝之凭证。合则真,不合则假。此真上古合符之遗风矣”。胡先生是把这半块瓦片的作用,联想到古时候调兵遣将的虎符了。

再是我们当地凑份子“敲瓦爿”的老话,大概就是每人掏出一块碎片,凑成全瓦的意思。这样的词义延伸在民间还有很多实例,至于有人说宁波人“敲瓦爿”缘由以前小孩子玩“过家家”办酒席的游戏,用瓦砾当作碗盆,在上面摆放些泥汤圆、野果树枝当作点心菜肴,煞有其事,大人们便借用了小孩子的游戏“排场”,将平日小聚,费用平摊叫作“敲瓦爿”。这样的溯源也很有趣,至于孰是孰非,听过开心便罢。

2025-01-23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6592.html 1 3 敲瓦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