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限高10厘米,根在政绩观扭曲

陈广江

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并在全国公开通报。

对路边野树杂草“限高”,已经足够荒诞,还一本正经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这样的形式主义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形式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场极具魔幻色彩的闹剧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此事引发舆情,恰恰说明搞形式主义是行不通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旨在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改善乡村的整体面貌。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工作逐渐偏离了初衷,变成了某些领导干部追求表面文章、糊弄上级检查、为自己脸上“贴金”的表演秀,不但劳民伤财,更有损政府公信力。

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必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个地方发展得如何,领导干部政绩怎么样,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玩花架子搞形式,糊弄不了任何人。9名负责人被严肃处理,可谓咎由自取。

现实中,类似形式主义问题并不鲜见。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个别领导干部不惜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公然弄虚作假,大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却忽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更可怕的是,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具有传染性。一旦有地方因为类似“创新”而得到某种形式的认可或表彰,便会有更多地方效仿,甚至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氛围下,真正关乎民生福祉的工作往往被边缘化,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项目却大行其道。

政绩观扭曲背后,既有涉事领导干部自身思想觉悟与认识水平的问题,也有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因素。在一些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过于注重表面成绩与短期效果,缺乏对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的深入考量,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一些领导干部,去追求那些“短平快”的政绩工程。

“人草大战”事件是一面镜子,也是一记警钟。

2024-12-25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1702.html 1 3 杂草限高10厘米,根在政绩观扭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