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旺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受众面较广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继续教育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强调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数字化建设”上。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强大辅助作用下,推动社会中各类继续教育资源、要素的整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以继续教育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准满足社会需求,更好适应市场变化,成为当前继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倾斜资源,保障继续教育质量效果
继续教育具有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特点,决定了继续教育工作在未来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以此来保障继续教育质量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相关教育部门建立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继续教育社会公众教育网络平台的开发及建设工作;同时考虑到继续教育学校资金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申请政府拨款、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确保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各项目标、计划能够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落实到位。
二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在继续教育当中积极引入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技术赋能的强大助力作用下,促进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功能、教育内容的完善。如在机器学习的作用下,促使教育软件可以通过对过往学生线上学习成果的分析,实现对网络平台继续教育内容、难度的自动化调整。
三是加大网络继续教育资源开发力度。各地要积极发挥部门协同效用,协同构建继续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将优秀的继续教育课件、实践项目、讲座视频等全部收录到平台资源当中;开通在线资源共享、下载功能,以此来提高学生获取继续教育资源的便捷度。同时考虑到继续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要求,还可以在云计算技术、VR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将继续教育相关实践教学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转移到线上,为在职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上的诸多便利。
创新模式,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结合数字化变革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能够在大大提升自身育人功能、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以及影响力的基础上,满足继续教育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在继续教育课程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慕课教学。在慕课的作用下将线下课堂与线上学习充分融合在一起,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自主性的选择。在增强继续教育教学灵活性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是开设在线职业培训专门课程。以继续教育网络作为平台支撑,挑选社会热门行业、职业,以行业人才知识进修、技能培训等为重点,开设开放性的学习课程;并邀请行业代表、岗位先进工作者参与在线培训工作,以此来增强课程的专业性,使更多各行各业工作者能够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的照拂,进而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是要在各个继续教育教学平台中增设实时互动教学板块。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讨论、反馈系统等,畅通师生之间的交流途径,增进师生对彼此之间的了解,推动后续继续教育方案的优化设计、继续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精准设定等。
强化师资,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能力
师资建设是加快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能力,使之能够充分、有效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学校方面要主动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变革发展需求,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教学评估。结合继续教育教学特点、教学任务要求等内容,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教学素养展开集中评估工作,通过技术能力测试、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实践观察、教师教学反思、问卷调查、教学数据分析等多项评估方式,对参与继续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进行集中摸底调查活动,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要点。
二是开展教学培训。根据评估结果展开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快速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教学素养。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公共性的线上教师培训平台资源,要求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打卡”的方式参与一定时间数量的在线课程学习活动;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线下教学培训活动,如继续教育研讨活动、同伴互助合作活动、专家现场教学指导活动等等,以此来对教师展开全方位的培训活动。为确保培训质量,可以邀请数字技术领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担当培训者的工作。通过培训活动,将最新的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数字信息化教学模式、数字信息化技术等传授给教师。此外,还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强化学校继续教育教学能力。如由学校、企业结合继续教育改革要求共同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将学校教学要求、企业行业发展需求等意见全部纳入教师培养计划当中,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价值、适用范围。再如,可以在现有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组织各个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研发、销售一线,进行参观交流,将教师的学习、培训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