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伴的时光

收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激浪》。

叶龙虎 文/摄

那天整理书橱,看到精装本《李白与杜甫》,想起了50多年前买这本书时的情景。

当时,我所在的连队驻在玉环坎门,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本薄薄的书册,是县文化馆编印的文学杂志《激浪》(第10期起改名为《玉环文艺》)。我心血来潮写了几首小诗,寄出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这些也能算诗吗?不料,这几句并不顺口的顺口溜,居然被发表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字。为了庆祝,我特地上街买了当年刚刚发行的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2元3角,花了我当月津贴费的三分之一。

今天再翻看《激浪》,不由得感叹,时代的印迹太重了。当然,又有哪一本杂志哪一本书不受时代的制约和历史的局限呢?我写的那些所谓的诗,现在读来让人汗颜。

记得小时有一年正月里,我在外婆家看了一本叫《夫妻夺枪》的书,我用书中的故事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结果得了奖。这说明多看书是有好处的。

对于一本喜欢的书,我常常会产生想得到它的欲望。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很想拥有一套描写浙东抗日故事的小丛书。我看过其中的一本,很薄,封面画有密密的树林,讲述的是密林深处游击队露宿的故事。封底还介绍了这套小丛书的其他书目,整套书需要1元多。那天舅舅来我家,吃过午饭我送他出门,在隔壁王家围墙外的小路上,我鼓起勇气向他请求,去慈城时能否帮我买一套丛书。这之后我一直期待着,直到舅舅来过我家两趟了还未提及此事,无奈只好放下这个念头。我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买许多自己喜欢的书……

自从买了《李白与杜甫》,也算与书结了缘,此后我有过无数次买书的经历,有几次的购买过程还真是记忆犹新。某年与指导员在团部参加读书会,午饭后逛海门老街,我买了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李瑛的《枣林村集》等。这几本书,至今还躺在老家的书橱里。

《枣林村集》是一本诗集,它所收录的均是实实在在的农村题材的叙事诗,状物、抒情非常接地气,读来很是亲切。它陪着我度过了在观察哨执勤的两年时光,我不但逐字逐句地读,还比照《枣林村集》的写作风格,动笔描写连队战士火热的生活,写了整整一个笔记本,又大着胆子寄给了浙江人民出版社。虽然未能出版,却得到了编辑老师认真的指导和热情洋溢的鼓励。之后我越发爱书,以

至退伍时,带回家的是满满的一箱书。

我从小喜欢看书。家乡老街的河台墩,有一家出租小人书的书摊,付一分钱能看一本,我在那里读过《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水浒传》等连环画,父亲给的零花钱,大多给了这个书摊。上学路上,经常会走进供销社,伏在放图书的柜子上,隔着玻璃看里面的连环画的封面,总是看不够。还记得那天替祖父去买一本叫《风波亭》的连环画,供销社里没有这本书,我自作主张买了《秦琼卖马》。祖父十分崇拜岳老爷,当时他失望的神情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还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成家以后,每个月工资一到手,新华书店是首先要去的,家里的书橱,每个月总会添一两本新书。记得那年妻子所在的生产队分了两筐脆瓜,她上街卖瓜,我上班路过,问她要了卖瓜的钱,走进旁边的书店,买了一套《封神演义》。扉页上记载的是购于1982年夏。总想着等我空下来,就去读这套书,可40多年过去了,还没从书橱里拿出来读过。

借来的书没几天就能读完,买的书读起来却很拖沓,总认为以后会有时间读的。现在书橱里有上千本书,至少七成没读过,其中有好些还是我借阅后觉得好再去买来收藏的。这也算是爱书人的特殊心理吧。不过,对于热门的书,我还是迫不及待的。那一年去镇海出差,见到书店里有8开本的《射雕英雄传》,当时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每晚2集,总感到不过瘾,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花了7元钱买下书。回家后装订成合订本,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玉米秆当甘蔗吃,在小河里摸过鱼虾,在稻田里逮过青蛙,看过连环画,骑过28寸自行车,听过红灯牌收音机,也看过黑白电视。在这些遥远的回忆里,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与书结缘。

小时候在煤油灯下看书,常常融入故事情节之中,一会儿流泪,一会儿又充满了英雄豪气,看得两只鼻孔漆黑还舍不得熄灯。如今退休了,有大把时间了,面对满橱的书,在明亮的灯光下,翻开书一小会儿就看不清字了。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与书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024-11-0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2613.html 1 3 与书相伴的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