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为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忙”,全国不少地方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医疗机构可按需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家属只陪不护。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后,经过严格培训的护理员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陪护,但人才队伍规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10月14日《工人日报》)。
“无陪护病房”试点已探索出许多好做法,总结出不少好经验。比如,有的地方向管理要效率,让同等数量的医疗护理员发挥更大作用;有的地方十分注重“无陪护病房”的制度建设,通过构建以技能为导向、与工作年限挂钩、与劳动付出相适配的护理员工资收入分配机制等,确保“无陪护病房”的运作更加有章可循,等等。
但做法再好、经验再可贵,若难以推广,其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比如,经济发达的地方针对“无陪护病房”出台的补助政策,可以帮助医院缓解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但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就难以效仿。教育资源的地区差异很大,假如教育机构培养的医疗护理员无法跨地区流动,个别地方“人才饥渴”就难以缓解。只有为“无陪护病房”注入更多确定性,才能使其普遍适用于各地,不会因环境改变而影响推广。
组成一支数量和质量均达标的医疗护理员队伍,是“无陪护病房”得以全面普及的关键。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有了更确定的模式和不可更改的规则,才具有全面推广的价值。在试点过程中,一些地方在医疗护理员培养方面之所以可圈可点,就在于形成了稳定且可持续的模式,比如建设培训基地、行政部门与技术部门分工协作、在职校增设医疗护理员专业等,这些方式不仅便于在当地实施,而且借鉴推广到其他地方也不难。
“无陪护病房”模式的最大确定性,是各地医疗机构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主要从事辅助护理等工作。同时明确,医疗机构有培训医疗护理员的责任。此外,医疗护理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学素养,医疗机构应发挥专业特长,主动做医疗护理员培养的技术后盾。这些举措落实了,人才短缺这个阻碍“无陪护病房”推广的主要难题,就能化解。
试点一项工作,就是想做到“授人以渔”,让其方法皆能掌握,条件皆可具备,规则更加确定和可靠。“无陪护病房”试点取得诸多成效固然可喜,但其模式可学更加可贵。应探索更具有普适性的规则,让其尽快得到普及,彻底化解患者住院陪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