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玉
喜获《北仑人文地理书》,爱不释手,仅用几天时间就读完了全书42篇文章,给我的感受是亲切、真实、有趣、励志。
《北仑人文地理书》融北仑的人文、地理于历史中,真实可信。不论是新碶的“新”,还是大碶的“大”,抑或白峰的“白”,梅山的“秀”,都尽显北仑的“风流”。在书中,作者设问:“新碶的本名叫什么?”我在心里马上应和:因为先有东碶、备碶,就昵称永丰碶为“新碶”。作者引经据典,将“新”的寓意拓展开来:“新,生在升斗小民的叫唤声里”“新,生在新碶小学的书声里”“新,生在新碶头的市场之中”。作为新碶人的我,阅读此段文章好不惬意。作者在讲述“新碶”的原址、历史后,又研究了“碶”与“矸”,另专述“一个俗字的研究报告”。这报告甚得我心。老街东首有两座桥,东碶桥和太和桥。东碶桥1975年因新碶西塘筑成,遂成为交通桥。1976年又拓宽桥孔和桥面,桥的护栏上镌刻有“新矸”二字,当地居民都认它是“碶”的简化字。太和桥改建时,镌刻为“太河桥”,“和”与“河”同音。
《北仑人文地理书》的作者“三耳秀才”韩光智、潘方平,一位老家河南,一位老家浙江丽水,一位是中国作协会员,一位是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他们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仑人,但他们又都是北仑人,一位是北仑作家协会的主席,一位是北仑中学的地理老师。他们都热爱北仑,是书写北仑人文地理的最佳搭档。要写成这42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谈何容易,何况还要得到新老北仑人的认可,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作者动笔前的准备工作很细、很实,拿韩光智的原话就是“倾听比说更重要”,潘方平则笑称自己是“遇见北仑,遇见地理”。我们都说北仑地理位置好,究竟好在哪里?不妨细读书中的《风从海上来》,去认识地理学上“一条神奇的带”。
阅读此书,不禁怀想起46年前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汇聚一起建设大港的动人场景。作者将北仑最具特色的成果形象地归纳为“四大方阵”:港口方阵、外企方阵、民企方阵、新军方阵。我的爱人是北仑首批建港工人,十万吨级的“F”形码头就是他们所建。等到他们退休时,北仑港除了矿石中转码头,还拥有了集装箱码头。穿山港区、梅山港区相继建成,更喜与舟山港联合,成为宁波舟山港。港口方阵的壮大,让北仑向港而生,海濡是古,海享是今。
念兹在兹,寄寓情怀。作者在第二编中讲述了海濡之地的名士,包括清名士姚燮、黄式三、黄以周,外国文学翻译家李俍民、乡土文学代表作家鲁彦、作家於梨华、科学童话作家鲁克,版画家邵克萍、油画家陈逸飞、线描大师贺友直,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周大风等,可谓“风流人物随潮涌”。
书中还追溯了北仑的尚学传统,重点介绍了三位历史名人。首位是北宋王安石,除“水陆之利”的历史贡献外,他还创建了县学。其次是南宋沈焕,曾创办书院。第三位是晚清的李太夫人曹氏,她举家族之力,助学助教,命子光墀、光坫在柴桥创立静德女子学校。县学、书院、学校,北仑尚学传统一脉相承。
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北仑的山山水水和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因为热情如潮,所以繁花似锦”。“奔跑吧,北仑!”这是作者和读者从心底发出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