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那些 儿童卧具、坐具和站具

站桶中的小女孩

儿童吊床

竹子做的坐车

木头做的坐车

现在很少见的“停捆”

废弃在老屋里的摇篮

桑金伟 文/摄

过去,老百姓为养育子女创制了各种各样的儿童卧具、坐具和站具,形式之多,令人咋舌。本文仅介绍常见的三类,摇篮、坐车和“停捆”。

摇篮是婴儿的卧具。一般来说,摇篮上部是一只篮,用于睡卧。中下部是木质的底座(架子),用于承托篮并掌控篮的左右摇摆。

摇篮的篮,在江南大多是竹质的。我在苏州偶然拍到了木质的篮,有点类似家乡的采菱桶。一位母亲看了我的照片后惊奇地说:“这硬邦邦的桶,怎么睡呀?”可见,竹篾做的篮更受欢迎。它不仅软硬更适宜,通透性也更好。

在慈溪天元古玩城,我见过一个标准的浙东摇篮。篮已有“包浆”,显示了岁月的痕迹。扶手上雕有龙纹,龙纹既是护佑之意,也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底座上刻有“长命百岁”四字,其中的深情不言而喻。底部有两条横向的弧形木档用于踩踏,使摇篮随之摆动。过去,母亲一边忙于做女红,一边就用脚轻轻踹动弧形木档,哄孩子安睡。这个摇篮设计合理、雕刻精细,如今已可以进入收藏品行列了。

20世纪50年代,我家把空置的一间房子租给了一对夫妇,他们育有二女一子,其中大女儿稍小于我。那时候,他家大女儿常常睡在摇篮中,摇篮放在外侧的中堂内。每当她啼哭时,我就跑过去摇摇篮。20年后,那位母亲见我就说:“阿伟也这么大了!你小时候帮我们摇摇篮,可认真了。”

我还在江西抚州金溪县靖思村一幢废弃的老屋里拍到一个摇篮,它与家乡的摇篮相比,篮更深,竹木做工不是很精细。篮深的好处自然是能防止孩子轻易爬出篮外。这个摇篮的两边扶手处还留有圆孔,我猜测是用来撑蚊帐的。

儿童吊床的作用与摇篮相似。在吉林一户满族人家,见过一张儿童吊床被暂放在炕上。它由两块扎实的薄板和一个圆盘对接而成,薄板上有四个吊孔。仔细观察,吊床的底部也是弧形的。与摇篮不同的是,它只能前后摇摆,不能左右摇摆。

孩子稍有腰劲后,就该使其脱离摇篮进入坐车了。坐车是一种供幼儿坐的器物,式样很多,几乎是“一地一个样”。家乡最常见的坐车,是竹子做成的,底面是竹排,用于小儿踏脚,竹排下有空隙,冬天可安放火熜取暖。竹排上部有供小儿坐的坐板,是全车唯一的木质件。坐车前部设有可滑动的“闸门”,可调节空间大小,其上可搁置玩具,收紧“闸门”是为了防止瘦小的孩童爬出去。坐车后面有椅子状的靠背。这类器物不会在一户家庭中连续长时间使用,因此常常流转于家族、邻里间,陈旧、有修补痕迹是其常态。

另有一种竹制的“两用坐车”在家乡也流行过,平时是简易的坐车,翻个儿就成了无靠背的竹椅子,故称“两用”。我觉得它的发明人应获大奖。

坐车可坐也可站,还有一种不坐只站的站桶,安徽百姓称其为“徛桶儿”,更儿童化的叫法是“细儿徛徛”。我很喜欢这个称呼。木质站桶很结实,厚厚的桶壁外绑有两道竹箍,穿过桶壁的两根垫脚木也很扎实,经得起小孩的折腾。

站桶在宁波不易见到,本地过去常见的是另一种儿童站具。关于这种站具,只知其方言读音,不知具体为哪两字,暂且以“停捆”称呼。它是用稻草编织的,略显粗陋,下面也有垫脚木,垫脚木下面也可塞入火熜。虽不如站桶耐用结实,但毕竟更省钱。今天,再见到这个带有农耕文化特点的儿童站具,不禁感慨当年生活之不易。

摇篮、坐车和“停捆”,伴随着我们幼年时的卧、坐和站,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道具”。

2024-10-0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8120.html 1 3 从前的那些 儿童卧具、坐具和站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