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便捷 是遏制网店售假的利剑

王军荣

近日,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一照明商城直销店,买了一批品牌筒灯,但经该品牌客服查询,这批筒灯并非其所在公司生产。意识到自己买了假货,张先生要求商家“退一赔三”,遭到拒绝。记者采访发现,像张先生一样网购买到假货的人不在少数。实际生活中,比买到假货更令消费者糟心的,是后续维权难(8月27日《法治日报》)。

网店售假,消费者往往难以防范,它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市场环境,而维权的艰难更是加剧消费者的无奈之感。让维权变得便捷,毫无疑问,是治理网店售假现象的利剑。

曾有媒体针对2005名受访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46.5%的受访者在网购过程中曾购得假货。护肤品/彩妆、服装鞋帽、电子产品被指称假货的情况更为常见。依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2024年6月1日至20日的监测期间内,有关“假冒伪劣”的负面信息有21.4万余条,日均1.1万条。一方面,网店售假的情况屡屡出现;另一方面,针对网店售假的法律并不缺乏,惩罚也不能说不严厉,但是很多时候,消费者只能徒然兴叹,原因就在于,维权的难度实在太大。这也正是无良商家售假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

消费者维权究竟难在何处?难在电商平台的无所作为,难在举证的困难,难在维权的程序繁杂、环节众多,难在维权的成本过高。当维权变得轻松时,局面就会出现根本性转变。一方面,消费者维权的主动性会大幅提升。倘若消费者清楚自身的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能够真正依照法律获得赔偿,那么他们的维权就会更积极,更有意愿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能够为自身挽回损失,更会对售假者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另一方面,对于售假的商家而言,轻松的维权环境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和成本。一旦被消费者举报或者起诉,他们将会面临严厉的惩处,包括罚款、赔偿消费者的损失,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形下,售假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售假情况的发生。

怎样才能让维权变得便捷呢?其一,监管部门应当积极行动,减少维权的环节,拓展维权的渠道;其二,网络平台应承担起更多责任,像构建完备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置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通过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且畅通的维权途径等。

2024-08-2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1828.html 1 3 维权便捷 是遏制网店售假的利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