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关键在“一老一小”

凌 波

日前,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启用,为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文化供给。这一重大文化设施的投用,是我市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缩影,意味着宁波正向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备受关爱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加速迈进。

全龄友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旨在通过政策和规划的调整,确保所有年龄段的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和服务。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实质就是以各年龄群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将包容互助和柔性关爱渗透到城市建设各环节,让每个居民能感受城市的关怀、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温暖。

正如老人、小孩在家庭中更受关注,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关键也在“一老一小”。可以说,“一老一小”关乎千万家庭的民生福祉,更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国家发展韧性的大事。完善生育、养育、教育、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一老一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聚焦“一老一小”,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2023年末,宁波常住人口中,0岁至14岁的人口为113.5万人,占总人口的1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0.1万人,占总人口的20.6%。两者合计超过313万人,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7%。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生育意愿连续下降,城市家庭所面临的赡老和抚幼问题突出。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既是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在构建全龄友好社会中,必须置于重要地位,予以充分重视。

近年来,宁波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态势,及时回应民生关切,高度重视“一老一小”事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度加快完善,资源配置力度加大,供给能力稳步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养老托育难题得到有效缓解,为推进共同富裕增添了温暖的底色。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一老一小”将成为影响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标人口发展新形势和居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宁波养老托育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供需不匹配,城乡配置结构不平衡,服务层级结构不均衡等,需要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补齐。

让老者颐养天年,让幼者快乐成长,是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的朴素出发点和最大追求。宁波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之一,应该将全龄友好理念融入城市更新,根据各年龄群体特别是“一老一小”的差异性需求,从空间友好、安全友好、参与友好、服务友好、社会氛围友好等维度,布局城市建设,在居住、环境、交通、医疗、教育、托幼、养老等多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设施。

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核心是“一老一小”,落脚点在社区。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在友好社区建设中,应充分挖掘他们的需求,用需求塑造供给、用供给重塑需求,因地制宜设置“一老一小”场景,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比如,如果社区能提供有趣的儿童活动空间,会相对减少儿童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以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区域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就能更优质、更均衡地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地方政府应着力提供精准优质的差异化、个性化公共服务,努力让孩子们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让老年人安享幸福安康的晚年。当然,除了政府主导,还需要靠市场化逻辑推动共建共享,同时倡导所有年龄段的人积极参与,并贡献智慧。如此,全龄友好型社会的美丽图景才会越来越真切。

2024-07-1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4931.html 1 3 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关键在“一老一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