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达
前段时间,参加本地一个活动,一位企业家关于“榨油”与“注油”的说法颇为新鲜。他是这样说的:许多人一旦掌握了资源,便急于“榨油”式地获得最大化利益。但我更倾向于“注油”式的运营模式。比如,我不断推动集团的组织架构拆分、裂变,形成更多的独立单元,赋予每个单元内的员工更多拓展事业的空间与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将一份工作蜕变为一项事业;当某员工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拆分出更多优质工作机会,以供更多人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我始终扮演一个幕后推手的角色,致力将他们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无独有偶,香港商业巨子李嘉诚,在经营理念上与这位企业家异曲同工。他在总结一生的经商经验时说,“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就只拿9%”,“在和别人做生意时,如果能拿到七分的利润,甚至能拿到八分的利润,那么就拿六分好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为自己赢得好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来合作”。由此可见,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应该与他不搞“榨油”式的一锤子买卖,坚持利益共享的“注油”经营理念不无关系。
在商言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企业经营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如何追求利益大有讲究。有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图一时之利的。如有的企业经营者对职工劳动强度能强则强,加班加点是常态,工资福利待遇能少则少,千方百计让职工为自己创造财富;对材料、零部件的供应方价格能压则压,压到对方薄利甚至难以承受为止。有志存高远、着眼未来、图谋发展、不计一时得失的。他们总是与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合作方坚持利益分享、合作共赢。从表面上看,“榨油”是获取,“注油”是付出。其实,“榨油”是小聪明,“注油”则是大智慧。“榨油”式的经营方式,短时间内也许得利快、得利多,但往往后劲不足,企业做不大、做不长,还可能以失败而告终。而“注油”式的经营方式,更容易干成大事,谋得大利,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这既是经济领域存在的客观事实,也是这位企业家的亲身感受。几十年间,他把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壮大为全国家纺业的领军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善于放手、放权、放利,为每个人发挥才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企业通过孵化、裂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社会增加了财富,职工实现了价值,他本人也获得了更多利益。
对“榨油”还是“注油”的不同选择,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常见有的青年才俊为了早出成果,自我加压,废寝忘食,日夜操劳,却忘了为自己注点“油”,调整休息一下,结果功未成名未就,把自身的“油”榨干了,累垮了身体,个别的甚至英年早逝。又如在一些单位,有的领导“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光使用不重用,光压任务不给激励,这种“榨油”式的做法,往往容易挫伤部属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单位的工作成效。相反,善于“注油”的领导关心体贴部属,注重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单位内干群关系融洽,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是“榨油”还是“注油”,还反映在国家社会的治理上。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封建社会里,凡是新生的政权,统治者总是从轻徭薄赋开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说白了就是给老百姓“注油”,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巩固自己的政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统治者野心膨胀,穷兵黩武,拓土开疆,对外扩张,或是贪腐、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财政危机,于是开始“榨油”,对老百姓实行重赋厚税,盘剥掠夺,甚至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导致官逼民反,揭竿而起,政权沦落,王朝更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似乎总是走不出“注油—榨油”的循环、“兴旺—灭亡”的怪圈。
这位企业家的“榨油”“注油”说,无疑能给人一些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