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提升思政课建设 质量的活力源泉

芦敏敏 伍醒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思政课建设正不断通过理念更新、内容出新、方法创新来提升课程针对性与吸引力,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气象新作为新局面。

以理念更新擘画思政课建设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始终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任务、教学本质、基本标准等,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气象新作为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制度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各省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善用大思政课,统筹思政课程与日常思政教育齐头并进,推动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在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教育融合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奋力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发动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力量,在完善体系、搭建平台、理顺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建立一体化发展共同体,将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整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方面不断发力。

以内容出新构建思政课建设新体系

当前,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四史”课程教学为重要支撑,与时俱进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等重大理论专题的课程教材体系。同时,随着各类思政金课、微课、思政品牌的创建,以及各级思政课评比大赛的开展,思政课内容体系的构建正日益呈现出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更趋向生活化、体现时代性等特点。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需要加快推动思政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层次化、特色化建设。在一体化改革方面,要坚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循序渐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深化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各类主题教育。在层次化创新方面,要增强思政课教材教辅和读本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适应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特色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成就和时政要闻、重大活动、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奥运精神等方面形成的教育资源,结合各地各校丰富的本土红色资源和优秀地方文化,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以方法创新激活思政课建设新成效

新颖适切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增加感染力、亲和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各类各级学校与时俱进地探索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教学方式,运用信息网络化技术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先进的育人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筹建智慧课堂、数字课堂、数字马院等,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在实体时空的场域限制,实现远程调动红色资源、搭建优质的课程平台,全面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一方面,积极引导传统教学方法提质升级,以启发式教育讲好故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探索更多议题式教学、微化教学、研学式教学等方式,并通过落实常态化制度化交流机制,创新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研学访学等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加强省、市、区域、学段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升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另一方面,要抓好数字化变革和科技赋能的新机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程吸引力。通过深化各教学主体跨界合作,深度应用“现实+虚拟”教育场景,以电子图文、实物展陈、VR沉浸体验、视听展播、云上课堂、线上VR等多样化方式,全面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本文系宁波市哲社规划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共同体’构建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路径研究”(JD6-2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6-25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9966.html 1 3 改革创新: 提升思政课建设 质量的活力源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