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书外

蔡灿臻

乡下有位小学同学,自幼酷爱书法,长期临池不辍,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回头审视自己的书法作品,总感觉还缺点什么,他在微信里不无感慨地说:“练字这么多年,似乎仍在原地踏步,不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学友的话,不禁让我想起书法界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功夫在书外。

书坛素有“书内功”和“书外功”之说。前者指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基本技巧,后者的内涵则丰富得多,也重要得多,主要指文化学养、人生阅历,以及思想道德和品质修养。对于修炼“书内功”,可以说人人皆知,而于“书外功”的练就却未必人人知晓。一个学书人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在书写技能上下功夫,而忽略其他,就很容易沦为单纯的写字匠。

书法本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载着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又能反映书写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因此,学习书法必须以文化为基石。书到深处是文化,写到极致靠修养。书法是禾苗,学养是沃土,未根植于沃土的禾苗会营养不良,根不壮,花不鲜,果不硕。在重视技法的同时,必须把追求的根须深深扎进书艺赖以生长的唯一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去,“书外求书”“以文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学养、文化人格,以学养滋育境界。学习书法,必须以学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为根本。

举例来说,书法中强调计白当黑、虚实相映。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也要当字处理。有字处重要,无字处也重要,这不是书法技巧所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源于老子的虚无思想,不能扎根于书家的脑中,其作品就很难达到至高的虚无之境。

书法水平的高低与书家的文化功底、学识修养有极大关联。文化水平比较高、知识比较丰富的人,学起书法来就要容易些,悟性也强一些。有的人写不好字,总抱怨自己脑子不灵、悟性差,其实从根本上讲,是文化知识的储备还不够充分。要增强悟性,提高书写水平,主要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又说:“作字之法,识浅,学不足,终不能妙。”古代书法名家无一不是饱学之士、诗文大家。他们既善文,又善书,文才和书法合二为一。像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寒食诗帖》等均文墨相映生辉。现代著名书法家无一不是学富五车、兴趣广博的学者。沈尹默、谢无量、马一浮、沙孟海、启功诸先生之所以享誉书坛,与他们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修养息息相关。

时下的书坛,似乎唯技巧论的势头仍在上升。不少人疏于读书,懒于思考,文化修养缺失,而热衷于艺术“创新”,呈现出职业化的倾向。有人说,书法就是线条的艺术,笔墨表现的韵律,既与文学无关,更与思想无关。有人甚至说,读书多了会影响书法创作的纯洁性。这些类似的观点,将导致书法与文化渐行渐远。试想,书法一旦与文化断裂,即是与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断裂。脱离文化的书法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

书法学习要与学问并进,而不能把书法当作一种简单的技艺。比如说,一名书写者如果文字修养不够,笔下就容易出现错别字。据说,有位知名书法家送给台湾某知名演员的书法作品,上面赫然写着“影後”两个行书大字。我们知道,影后是不能写作“影後”的,繁体的“後”只能与“前”对应,两个字是不能随便混用的。其他如把“故里”的“里”字写成“裏”、斗方的“斗”字写成“鬥”,甚至把姓氏范写成“範”,真是贻笑大方。

学书者的文化修养,除了知识学问之外,还包括思想、道德、作风等品行方面的素养。古人历来十分强调书学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结合。衡量一位书法家是否合格,人品是第一位的。人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书法界向来有“以人品为本”“书法即心法”“心正则笔正”“立书先立品”的说法。朱和羮在《临池心解》中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潘天寿说:“品格高,落墨自超。”凡是书法史上留有盛名者,莫不是人品、书品兼优的人。欧阳修曾说:“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书以人传,北宋有两个姓蔡的人,一个是蔡襄,一个是蔡京,两人都在朝廷为官,都是福建仙游人,字都写得很好。蔡京虽然书法过人,但品行不端,不仅留下骂名,最终也无缘“宋四家”;而蔡襄则因人品书品俱佳,故位列“宋四家”,受到世人的尊敬。

几年前,著名书法家张旭光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时,谈到书法家的标准应是3+X,这“3”一是道德,二是文章,三是书法本体艺术水平,“X”是变量,即音乐、舞蹈等与之相应的艺术。其中字内功最多不过四分之一,而字外功最少也占四分之三。笔者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愿与书法爱好者共勉,在加强“书内功”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书外功”的修炼,必将使自己的笔墨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2024-06-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7195.html 1 3 功夫在书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