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岚 黄远浙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研判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得出的重大理论标识型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浙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力争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当先锋,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宁波市委、市政府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宁波“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的使命要求。当前,宁波工业经济正处于由大变强、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破解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萃集要素资源,提供产业发展新支撑
在优化提升劳动、土地等传统优势要素支撑的同时,加快培育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数据信息等新要素。
加速开放揽才产业智聚。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围绕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高校、科研平台的优势学科,加快培育生物技术、医药、人工智能等未来学科的高端人才,形成顶尖人才培育的“方向地图”。支持宁波大学等高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联盟,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引,提高新产业和人才资源的精准匹配水平。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学技术是产业体系升级的第一驱动力,要锚定关键核心领域产业链堵点难点,加速应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强链补链,集聚各方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硬科技”。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数据要素正成为宁波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之一,要不断加强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利用、要素配置、赋能应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约束,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利用端口,支持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
打造创新高地,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科创高地,按照“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总体布局,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以一流水准打造甬江科创区,高站位推进甬江实验室建设,启动建设东海海洋综合试验场,不断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把握高端化趋势,瞄准“高端产业”,促进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孵化裂变新兴产业,实现扩能提质升级。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优化组织模式和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多主体、多层次利益关系。发挥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作用,将大企业科技资源优势拓展到全产业链,将更多优质企业打造成高质量的原创技术策源地。通过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助力中小企业链接外部创新资源,支持带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
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聚焦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通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甬江实验室及甬江科技大走廊等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以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通为着力点,引导金融机构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产业链创新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数实深度融合,催生产业发展新模式
实体经济是宁波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新质生产力潜力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重塑传统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宁波制造业优势,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优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打通生产、流通环节堵点,实现内外循环相互牵引,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形成上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游数字产业化推动业态转型升级,下游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形态。
推进各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运动休闲服装三个国家试点行业,分批分层推动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打造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学样仿样”的宁波样本。聚焦数字航港、智慧物流、数字商贸等重点领域,推进平台建设、场景拓展、模式创新,提升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打造新型“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布局,协同推进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制造业和数字化服务业以及衍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构建跨产业链数字平台。打造老外滩步行街大数据平台,实现平台与江北区全域治理运营中心互联互通,鼓励链主企业加强与产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建立链主企业—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之间的畅通合作机制。以甬江科创区、高新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为主要承载空间,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培育链。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