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归甬时,如何与鹭为邻

郑天 马仁锋

又是一年白鹭迁徙季,宁波大学白鹭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牵动着宁大人的心,也吸引着甬城市民前来感受白鹭生态。今年3月以来,校园预约访问量剧增,不少家长选择宁大作为周末亲子游的适宜场所。白鹭回归,是校园热点,更是宁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如何更好地与鹭为邻、实现人鹭和谐共生,成为亟须正视的问题。超越人类的地理学作为后人类主义思潮的重要产物,关注人类与非人类共同组成的集合体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共同创造,宁波大学校园中“人”与“鹭”恰好对应了以上主体。把握好其人-地作用互动机制,既是建设和谐宁大的重要环节,也是甬城生态文明实践的有益经验。

“人鹭”的能动作用空间

能动作用,既要着眼白鹭安家校园的生态建设,也要考虑其栖息地流动性的校园空间统筹。宁大官微报道“白鹭极富灵性,懂得择优而栖,白鹭与宁大相互成全、相互滋养,宁大良好的生态为白鹭提供了栖息之地,而白鹭特有的神韵也赋予了宁大无穷魅力”。师生由于面临着特殊季节白鹭排泄物的困扰,往往会忽略白鹭的生态效益,但白鹭为宁大校园环境带来的独特生命价值与活力是不可忽视的。今年春季以来,白鹭在宁大的栖息地转移至学校餐厅两侧,道路污染导致就餐不便,排泄物气味难闻,不少学生通过校园意见通反映该情况,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服务中心会指派专人对地面上的鸟屎进行冲洗,在特殊季节加大路面的冲洗频次和力度,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白鹭栖居地的移动会冲击校园空间功能的统筹,对宁大校园空间的利用不能完全以人为主体来布局,还需要考虑到白鹭与师生长期共生情景。

“人鹭”行为的情感关联

情感关联,既要重视白鹭成为宁大师生情感的联系纽带,又要考虑其表征的校园文化“符号”。“鹭”在校园微信公众号与各类媒体平台频频曝光,如“志愿鹭林” “宁好小白鹭”等;为了躲避白鹭粪便,学生量身定制“天使躲避宝典”,寻找与白鹭和谐相处的方法;学校相关部门在“天使之路”设置5个“白鹭林下专用伞”共享点,来保护师生的“安全”。从师生到学校,都与白鹭紧紧相连,并共同积极寻求适当的方式,以形成良好的人鹭关系。显然,这催生了表征宁波大学的“宁波帮”文化之外的“白鹭”文化。校园晚会、教学走廊、宣传平台上都有白鹭身影。正是基于人与鹭共生的关系,以鹭为象征的校园文化特色得以形成。

透视“人鹭”的生态智慧

宁大致力于创造人鹭和谐共生的友好型环境,一种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的文化形象是校园人文关怀的体现,同时帮助学生实现美好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实现与鹭为邻,需要把握“人”与“鹭”之间能动的、关联的作用机制,共同维护良好白鹭生态,助力和谐宁大建设,推动甬城生态文明实践创新。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2024-05-21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4034.html 1 3 白鹭归甬时,如何与鹭为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