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故乡

陈 云

初中一同学在朋友圈发了条小视频,内容是有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街景、百姓生活的日常,一下子触动了我。那时正年少,常常穿行于故乡邱隘老街一带的小弄小巷找同学玩耍,顺便打卡沿街的店铺,都熟稔得很。

少年的故乡有一个药店。

我家临近有一河埠头,对面就是药店。药店不大,宽两间门面,深一间门面左右。中间有条走廊,左右分开,右边卖西药及医疗器具,左边抓中药。

西药玻璃柜内陈列的药品我认识的不多,诸如宝塔糖、头痛粉、人丹、十滴水等。我最感兴趣的是粗细不等的注射器。注射器俗称针筒,在我眼里,不过是一种很好玩的玩具而已。针筒吸入七石缸里的天落水,按压活动杆,水就会直线飙出一丈开外。还有橡皮管子,一般用在打吊针时连接葡萄糖盐水到针头的通道,而我的玩法是给水做搬运工:一头浸入水缸,另一头猛吸一口水,然后放开,水缸里的水就会源源不断流出外面。

西药柜的店员还负责收购一些中药原材料。杀鸡时,把鸡肫取出,洗净,剥离内壁,晒干,就是一味很好的消食药“鸡内金”;吃橘子时把皮收集起来,放楼上窗台上晒干,卖给药店后,再经过一年以上存放、陈化,就是一味燥湿化痰的药“陈皮”;甲鱼壳不能丢,洗净晾干后卖给药店,就是一味益肾强骨的好药“龟甲”。小时候,我没少卖给药店赚取零花钱。

左边的中药铺是个深不可测的宝库。紧贴一整堵墙的小抽屉不计其数,抽屉的顶部还有一排青花瓷瓶,每个抽屉或瓷瓶都贴有标签,要么是树根要么是草叶,不然就是虫干甲壳,或是各种矿石,好像世间万物均可入药。柜台的上方,悬挂几把迷你小秤,学名“戥秤”,一副中药各种中药材的多少,都得经过它来把关。秤盘、秤砣由黄灿灿的铜制成,极细的秤杆上还有更小的刻度,太精致太高级,要是用这把秤来玩,一定挺有意思的吧?

走进药店买药,肯定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眼里,各种药品器械都成了有趣的玩具:针筒真好玩、中药也好玩、戥秤更好玩。那时的我,既不用做家务,也没有作业,大把的时间还是玩不够,看到任何东西都能跟玩挂起钩来,可见玩耍是孩童的天性。

少年的故乡有一个废品收购站。

废品收购站位于新桥头(镇中桥)的北边,门面朝西,临河,河对面是邱隘老街的水产商店。印象中,废品收购站柜台呈L形布置,柜台上放置一台小磅秤,柜台外的地上还有一台大磅秤。北面墙上悬挂着所要收购的样品,硕大的木头架子分割成几十个小方格,每个格子里陈列着一种样品。我那时还小,个子不高,看不清最上面几行格子陈列的东西。

收购站内的营业员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分辨所卖的物品是不是从正规的渠道获得。来路不明的东西难以在收购站换到钱。那时,还没有私营店铺,镇上百姓的油盐酱醋、棉布百货都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包括废品收购,全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我卖给收购站的废品,无非是一些牙膏壳、废纸、旧书、旧电池、玻璃瓶。兑到手里的,好像没超过壹角。

那时各种资源比较紧张,收购废旧物品回炉再造不失为一种减少成本的好办法。直到现在,我还一直延续着把废旧物品囤积起来卖给破烂王的习惯,尽管一大堆旧纸箱、旧报纸卖给破烂王还不到十块钱,但扔掉还是觉得蛮可惜的。

少年的故乡有一间刻字店。

一次去镇北找同学玩,忽然发现石子路边有一间刻字店。门面很小,仅开一个窗口,店主伏在临窗的台子上,不是刻字,就是写大字(毛笔书法)。店主精瘦,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桌子下方的玻璃橱窗摆放着一些没刻过字的印章,有木头的,也有牛角的;有扁形适合刻私章的,也有圆形适合刻公章的。后来我吃惊地发现,他的双腿残障,无法走路,有个个子很高的男子抱着他去饭桌吃饭。

刚开始,我只敢远远地看着店主做事,免得被店主嫌弃。店主问:小歪,你住哪里啊?你爸妈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想偷学我写大字啊?我腼腆地笑笑,算做回应。

刻字前先要在印章上写反背字,只见店主把一枚扁扁的白色章坯夹到架子上,画好三个方框,取出一支细长毛笔,蘸了墨汁,直接写出反背字。反背字我都不认识,字体左高右低,跟正常字恰好相反。刻章的过程很快,然后是细细修正,直到盖在纸上时,我才认得,原来就是些常见字。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店主写大字时的震撼感觉。那天他没刻章,在一本米字格的大字簿上写毛笔字。笔画遒劲有力,笔锋锐利无比,转折起伏有序,字体优雅美丽,我从没看到过如此漂亮的毛笔字!许久闭不拢嘴,敬佩感油然而生。

进厂工作后,同宿舍有个工友为参加工会活动准备才艺,在一块黑乎乎的石头上又是刻又是凿,激发了我学习篆刻的兴趣。辨识篆体书法,临摹古印刻字,忙得不亦乐乎。篆刻作品被函授老师表扬过,也在杂志上发表过,可轰轰烈烈持续了两年之后,还是半途而废了。不过通过学习篆刻,结识了几个印章石收藏爱好者,转而喜欢上了印章石,尤其是我们宁波产的大松石。网上与天南地北的同道石友,辨识、研究、探讨大松石质地的优劣、品种的多样、色纹的变化、市场的兴衰,其趣浓浓,其乐融融。这个爱好的养成,不知是不是跟童年时看到的刻字店有关?

少年的故乡还有一所邮局,那里曾经有我的诗与远方;

少年的故乡还有一家银行,那里的电视有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少年的故乡还有一爿百货商店,里面藏着一个小老板的梦想……

每当沉浸于乡愁之中,一次次回忆年少时故乡的片段影像,并非想回到那个时代,而是为了寻找一份精神慰藉,再次体验年少轻狂那会儿生龙活虎的畅快淋漓,以及工作与生活之间互不侵占的平和心态,进而为当下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增添一份充足的动力。

2024-05-13 陈 云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2425.html 1 3 少年的故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