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女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城市文明是城市形象、城市精神以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市民素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精神气质等因素的综合展示。立足新征程,宁波城市文明建设明确提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这是一项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依靠群众力量,共享文明成果,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共富的美好生活愿景,更好地呈现大美宁波、幸福宁波、文明宁波的新图景。
“城市文明为人民”: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将为民利民惠民理念贯穿城市文明建设全过程。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几代领导人在继承中创新,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彻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精神,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更加强调日常化、常态化,使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更加利民惠民,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城市文明人民建”:城市文明建设依靠群众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自觉活动和自觉创造。历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必须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城市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和精神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各项权益。同时,积极吸纳群众意见,开展喜闻乐见的文明践行群众性活动,提高民众参与率。宁波贯彻落实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理念,经过多年积累,创新推出“我们的”系列文明培育行动,举行“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市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风”等群众性主题活动,上线“文明宁波随手拍”平台等,引导市民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领域。“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最干净城市”“最美上学路”“尚德甬城”等做法深受群众欢迎,激发人民与城市共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品牌。宁波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蝉联15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正是市民群众自觉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结果。
“文明成果与民共享”:城市文明建设汇聚了人民的力量和心血,人民是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城,所以盛民也。”健康、安全、宜居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归根到底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明成果。因此,建设更美好、更宜居、更具人文情怀的城市,既要关注城市环境的整洁美化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要注重公共产品的共享分配、精神文化资源的共享普惠,为市民提供各类积极向上、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大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近年来,宁波注重和谐社区建设,提出“共享社区”计划,打造越来越多“共享花园”“共享书屋”“共享楼道”“共享钢琴”“共享奶奶”等文明“共享系列”,使得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品味的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同时,通过“婚丧移风易俗”“乡村德治20条”“农民诚信指数”等一批德治品牌的创建,不断提高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丰富滋养市民的精神世界;涌现了一大批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各级各类典型,较好地实现了市民共享优质文明资源、共享文明进步成果的目标。今后,要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精神需求,通过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性和普适性。例如,建好建强一批老年开放大学、职业与成人学校、社区教育、夜校等学习基地,并借助信息科技VR技术、远程传送和虚拟体验等方式,将优质稀缺的公共文化资源通过云端输送到千家万户,促进市民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努力达到“全域覆盖、全时在线、全民共享”状态,让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
【作者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宁波城市文明研究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