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的“文艺属性”

楼世宇

再过几天,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了。

这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春风骀荡,阳光明媚,人们结伴出行,春游踏青,或祓除畔浴,或曲水流觞。在郊外微微湿润的空气里,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从古至今,凡风雅之事总会被人记录下来,文字、绘画、书法、歌咏等,不同门类的文艺家各显其能,以上巳节为内容的作品数不胜数,灿若繁星。

可以说,上巳是一个特别容易催生“文艺精品”的节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余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场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酒酣耳热之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横空出世。

可惜的是,自唐太宗去世,《兰亭序》真迹便从此“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所幸历代有众多摹本留下,让后人得以继续领略一代书圣的神韵。对宁波人来说,更为幸运的是,唐代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摹写王羲之真迹的刻本,即被称为“神龙本”的《兰亭序》,现藏于宁波天一阁,是所有摹本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

上巳节催生的“文艺精品”,远不止《兰亭序》。

盛唐天宝十一年(752年)上巳日,长安曲江水边,“可怜光彩生门户”的杨氏兄弟姐妹纵马踏春。此情此景,促成了诗圣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一幅文字版《游春图》跃然纸上。

除了杜甫,为上巳节写过诗的诗人,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王勃、王维、卢纶、崔颢、孟浩然、白居易、元稹、欧阳修、苏轼、杨万里、陆游、高启、何景明、袁宏道……

有道是,“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大概是觉得杜甫的文字还不够“形象”,同时代的画家张萱以此为依据,画下了千古佳构《虢国夫人游春图》,也使得杨家兄妹这次不同寻常的踏春“有图有真相”。

张萱,生卒不详,京兆长安人,唐代“绮罗人物”的开创者。画史上称他“工仕女、贵公子、鞍马屏障”,并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画家,所以“慢工出细活”,仅到了北宋,《宣和画谱》中著录的张萱绘画也不过四十七幅。后人写的绘画史上,提及张萱的代表作,通常只有描绘唐代贵妇人闲暇生活的《捣练图》和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不过,现代收藏家、鉴定家张珩(字葱玉)还曾收藏过张萱的另一幅人物画《唐后行从图》(一说是宋摹本),记录的是武则天的出行阵仗,可惜此画后来流落海外。2013年6月,该画出现在欧洲的一次拍卖会上,虽然拍出了约合4000万元人民币的不菲价格,但业界无不认为买家捡了一个“大漏”。

毕竟张萱生活的年代距今过去了1200多年,《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早已湮灭。现存的这件作品,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绢本设色,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去年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上,宋徽宗摹本的出版打样稿曾经展出。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的收藏印中,还有一颗南宋丞相、宁波人史弥远的朱文葫芦印“绍勋”,由此可见,该画曾经流入四明史氏之手。

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旷世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带火”了一个人——虢国夫人,以至于《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和宋人笔记、元明诗词、清代戏曲都在诉说着她的故事。种种文本绵延千年而不绝,就在一年多前,北京大学的李志生博士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唐虢国夫人:文本与日常生活》的研究专著。

虢国夫人杨玉瑶,是杨贵妃(玉环)的三姐。有才貌,早年嫁裴氏为妻,生有一子。丈夫死后,杨贵妃请求玄宗接三姐入京,后受封为虢国夫人,生活豪侈挥霍。安史之乱爆发,虢国夫人与子女一同逃奔陈仓(今陕西宝鸡),遭追杀。穷途中虢国夫人杀死两个儿子后,自刎未遂,结果被抓获入狱,不久死去。

有趣的是,历代对虢国夫人的评价大相径庭。在唐代文本中,她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罪人之一;在有着理学背景的宋代士人眼里,她被斥责为不守家道的外戚、不守妇道的女人。然而进入元明清,则画风一变,她被推崇为“花仙”,不施粉黛、天姿国色、倾城倾国,还被比为海棠、红梅、牡丹、梨花、白莲花、木芙蓉……成为天真无邪、幽独高洁、清芳自守的化身。

在厘清了人物背景后,我们再回看这幅宋徽宗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画中参加这场春游的共计九人(其中一个小孩),主要人物位于画之中后部,右下方占据C位的便是主角虢国夫人,体态丰腴,神情自若。同样乘着雄健骅骝、面侧向虢国夫人的,是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丰姿绰约。

整幅画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提示画中季节;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用线纤细,圆润秀劲中透着主要人物的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除了宋徽宗,向杜甫《丽人行》和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致敬的,可谓“代有才人”。现代画家傅抱石先生在1944年画过一幅《丽人行》,题材同样取自杜甫的长诗《丽人行》,不过主角换成了杨贵妃。画的是杨氏家族一行人夜间出外巡游的奢华场面。画家用泼墨写意的浓密柳荫作背景,安排了五组37个人物,杨氏姐妹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在其中,作为配角,更陪衬出绝代丽人杨玉环的光环。整幅画色彩对比鲜明,穿插变化有致,有强烈的舞台效果。由于它是傅抱石作品中唯一的长卷,被认为是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一直为藏家瞩目。

1996年,该画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以1078万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画拍卖价格的纪录。

上巳节的“文艺属性”还在继续。就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上,一首叫《上春山》的歌曲被唱响,“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歌词真诚,旋律悠扬。这首歌唱的是贵州三月初三,当地人登高赏春的习俗。词作者玉镯儿说,她希望借这首歌与大家相约,春天里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希望大家从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问候和祝福。

春意正盎然,那么我们相约,三月三这天,一起踏沙滩,上春山!

2024-04-08 楼世宇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46610.html 1 3 上巳节的“文艺属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