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鳝杂记

林崇成

鳝鱼因体色黄,故又称黄鳝,是淡水鱼类之一。我的老家桐照村民的家常小菜以海鲜为主,所谓“下饭呒搞,三碗鱼鲓。”除了河鳗、鲫鱼外,基本不食淡水鱼,认为淡水鱼味道不及海鲜美味,偶尔在村周边的水塘田畈里捉到黄鳝、泥鳅多用来喂鸡鸭。渔村的这种饮食习惯直到上世纪60年代年末才有所改变。

1968年教育部门贯彻“归队任教”政策,不少在县内各地教书的桐照籍教师回到了家乡任教。那时我正在桐照中心小学初中部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大家很快便熟悉了,言谈之中,有位来自平原地区的老教师告诉我黄鳝营养价值高,他会做鳝丝羮,桐照的水塘田畈里多的就是黄鳝,让我有空去钓几条来尝尝。我有点为难,一是不知道怎么钓黄鳝,二是让村民知道了会说我是“馋痨痞”,连鸡鸭吃的黄鳝都要吃,有点难为情。他有点急不可耐,连忙对我面授机宜,详细讲解如何用铁丝做黄鳝钓钩,用蚯蚓做饵料等知识。

周末,我从家里的杂物箱中剪了段约50厘米长的铅丝,一端在磨刀石上磨成尖锐状,再用老虎钳把它弯成鱼钩状,另一端绕成小圆圈伸进食指便是把手,随即在阊门角落的泥地里挖了几条蚯蚓作为饵料,便信心满满地立刻去实践了。

田埂又宽又低,上面还留有不少牛蹄印,我不知道黄鳝洞穴,只发现其中一个牛蹄印中有个小洞且有水,就漫无目的地将挂了蚯蚓的钩子伸进去,突然水涨上来,并有东西咬住了我的钩子,我急忙用力一拉,竟有一条凶猛的大黄鳝伸出头来吞了钩上的蚯蚓,而后迅速退回洞去!我看傻了眼,因铅丝太软钩子变成直线条了,一无所获的我只得悻悻回家。

我找到村中熟悉的永康籍铁匠师傅,讲述了我的钓鳝遭遇,并请他给我做个考究的钓钩。他笑了笑就用铁丝给我打制了一把钓钩,说了句“保证再大的黄鳝也不会脱钩了!”第二天我兴冲冲返回到那个牛蹄印洞旁,上了饵料的钓钩刚伸进洞又被咬住了,我猛一拉钓钩终于将一条约一斤重的大黄鳝捉进了克篓,接着又钓了三四条大黄鳝,高高兴兴回家一称,最大的一条一斤二两重,其余几条也有一斤左右。邻居们都来围观,没有赞扬的话,只有难听的话,说“半天空夫抲些无人要吃的东西来是空劳碌”,家里人也不待见,妻子说“你明天送到学校去,让这些馋痨痞的老师们去吃吧。”

星期一晚上,我约了几位会做黄鳝的老教师到学校食堂加工我钓来的大黄鳝。他们首先将黄鳝倒在加有冷水的铁镬中,放上几根稻草,然后合上镬盖,镬下猛火旺烧。不一会儿传来镬内黄鳝蹿动挣扎之声,煮了一会儿后,揭开镬盖,只见稻草上黏满了黄鳝黏液。捞起熟黄鳝浸入水中冷却,取出后用菜刀剖去内脏,左手按住黄鳝头部,右手用刀剔除黄鳝脊椎骨,将黄鳝肉切成鳝丝,十几分钟后做成鳝丝糊辣,至此大功告成。随后,大家打开事先买来的啤酒,举杯大快朵颐。

在学校吃过鳝丝糊辣后,大家都将此等美味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里人听。渐渐地,捉黄鳝成了一些村民的业余爱好,吃黄鳝这事也慢慢地被村民所接受。

2025-07-04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222404.html 1 3 钓鳝杂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