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七曜
某天中午正在吃饭,边上的手机轻轻地响了一下。我打开手机,在QQ里看到:“考完了,老师。”然后又是一条:“发挥还算正常。”
噢,是毛宇同学。我的眼前浮现出多年前的一幕。
多年前,我在宁波一所学校工作,已带完两届小学毕业班,又接上了新的班。班上有个学生,穿一件像蓝天一样颜色的衣服,扎着两个小辫子,眉毛细长,眼睛像清晨的湖水一样明澈。她瘦瘦小小的,坐第二桌,有时候会浅浅一笑,但不怎么说话。她的成绩当时在班上并不显山露水。
大部分孩子天性好玩,有时令人大动肝火却又哭笑不得。譬如,当你讲课时,转身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时,下面的小动作已经是接二连三了:他向她“飞射”一张纸飞机,她向他回扔一块橡皮……等你听到动静回头时,“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小花还是小花,小牛还是小牛,他们在“各自青青的草地上”装模作样地安分守己着。
但我发现,毛宇同学上课听得相当认真。她有一股静气,端端正正地坐着,可以心无旁骛,而眼睛里释放的光芒仿佛想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里。我在想,这位像莲一样恬淡的小孩,她的脑袋里肯定装满了五彩的梦,只有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求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眼神。我又想,一个上课能认真听讲的学生没有理由成绩不脱颖而出。
我问:“毛宇同学,你是哪里人?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
她一会儿说自己是山东人,一会儿说自己是江苏人。后来总算弄明白了,原来她的爸爸是山东人,妈妈是江苏人,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务工人员,在宁波工作相识,组成了美满的家庭,便有了她。
有时候,我会表扬她:“小毛宇不错,像‘小毛驴’一样吃苦耐劳、努力向上,将来肯定有出息。”毛宇同学乐陶陶地欢喜着,但她还很谦虚,说:“谢谢老师的夸赞,其实我没有像您说的那样刻苦勤奋,班上比我学习认真的同学多着呢。”
在课堂上,闲暇之余,我会东拉西扯地讲讲目前中国最好的一些“985”和“211”大学,目的是想“撩拨”那些小小少年的心,让他们满怀梦想,时刻准备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但大多数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仿佛在说:“我的童年还未完,前方的路还漫长着呢。”而毛宇同学,睁大清亮的眼睛,听得兴趣盎然。
过了几个月,我无意间在课堂上提问:“你们知道什么叫‘985’和‘211’吗?”
台下一片寂然。此刻,毛宇同学眨了眨眼睛,立马举手站了起来。她说:“老师,我知道。”她一字一顿地继续着,“‘985’有30多所,北大、清华、浙大……”然后又认真地说:“老师,我长大以后想考‘985’大学。”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小脑袋说:“少年本色,丹心如光。‘小毛驴’,加油!”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被我牵着鼻子走的”,而毛宇同学似乎有灵巧的心思。我惊讶地发现,当我还没有讲完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时,毛宇同学已经在思考另外的解题方法了。我刚讲完,她立马举手说:“这样的解题方法可不可以?”而有的解题方法令我耳目一新,始料不及。
毛宇同学的成绩在进步,先是蹿到了班级的前几名,后又成了年级段的前几名。
学校办了课后托管班,因为是私立学校,收费比别的学校稍微贵了些。毛宇同学没有报名参加。我说:“全班同学除了你都参加了,你为什么不报啊?”她笑嘻嘻地说:“我觉得托管班里辅导的那些内容我应该都会,再说不参加也可以替家里省点钱。”
我说:“那你一个人三点多放学回家也不好玩,你爸妈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管你。要不这样吧,你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学奥数的书过来,抽空看看做做,能不能弄懂点。”其实,我也是随口说一下,希望她有事情做,不要出去玩,免得学校担心、家长挂忧。毛宇同学点点头。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我去学校时,远远的,就看到毛宇同学在办公室门口等候了。她在一张纸上抄了几道题目,说:“老师,这几道题我有点看不懂,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转眼,毛宇同学小学毕业了,回了江苏。我说:“毛宇同学,初中三年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考上了省属重点高中,才有希望考上‘985’。”毛宇同学坚定地回答:“老师,我会好好读书的。”顿了顿又说,“老师,我以后考了第一名给您打电话。”
我笑了笑,挥挥手看着毛宇同学远去……
思绪回到眼前,我在QQ里回了一条:“毛宇须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