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红雨 通讯员 范蕾)3月14日,奉化梅园“桃香氤氲”,萧王庙中心小学“与桃有约,花开见喜”美育浸润成果展在这里揭幕,200余件师生作品用篆刻、书法、木版画等多项非遗技艺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乡土文化长歌。
通过“桃韵乡情”故事会、“新桃换旧符”美育论坛等环节,学生从艺术创作者转化为文化讲述者,将个人创作与家族记忆、村落历史交织,让“乡情”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可传承的精神血脉。
在该校美术教师刘健的指导下,学生们历时半年,走访37户老宅,将消逝的门头雕花转化为现代版画《百家门楣》系列。
“这种‘创作—展示—转化’的闭环模式,为乡村美育提供了可持续样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奉化区美术教研员邱积钏评价道。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