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乃婷
通讯员 陈芯蜜 刘佳文
“山水桃源小区铺设了彩虹跑道,居民有了跑步打卡的地方;绿都小区和梁王家园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棚安装好了,解决了小区部分车辆乱停乱放、楼道内充电的困扰;绿都小区燃气管老化问题也正在解决,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全便利。没想到我们的社区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近日,岳林街道绿都社区的居民罗辉莉感慨道。
完善治理模式
打造合作平台
为了解决各类民生难题、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共建社区幸福家园,绿都社区积极探索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做好“居、业、物”三方有效协同的新路径。2015年起,绿都社区所辖绿都小区、山水桃源、梁王家园三个小区陆续成立业委会党支部,成员从事行业涉及范围广泛,有财务、法律、工程等。此外,绿都小区和山水桃源还成立了物业党支部。近年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业委会监督,物业开展行动,形成三方协同治理架构,解决辖区内痛点、难点问题,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惠民服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专业职能
形成密切合作
业委会全程监督,确保有效合作。近两年,绿都社区出现了部分小区建筑老化损坏等现象,存在结构、防火等安全隐患,小区燃气管网老化、地下污水井泄漏,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同时,电动自行车在过道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阻碍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小区居民常有抱怨。“业委会成员的优势是对社区环境、情况、人员比较熟悉,作为居民和政府的连心桥,起到了传递、沟通的作用,让社区由‘无人管’变‘众人管’,实现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目的,营造整洁、舒适、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绿都小区业委会主任卓开夫表示,自启动三方协同机制后,绿都小区业委会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汇集居民群众诉求,三方共同研究有关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案,核验治理成效。
物业积极行动,推动解决进度。“小区治理越来越好,居民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最明显的变化是物业费收缴率大幅提升,业主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认可。”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山水桃源项目负责人应艇告诉记者,“三方协同形成的工作合力,能够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攻克小区治理难题。”
社区统筹三方,精准发力施策。“在社区管理上,我们三方分工不分家,服务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做好社区管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在绿都社区党委书记王勋红看来,这样的模式促进党建引领三方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议事模式,激发不同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的潜能,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凝聚作用,有效营造“大家的事一起来商量”的浓厚氛围。
开展广泛合作
治理卓有成效
在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模式之下,这几年,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办成了不少实事。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时有发生,在三方联动治理下,通过提醒、看守、移车的方式,解决了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问题;近日,绿都小区新安装了一批电动自行车棚,从选址、动工到公示,三方配合实地查看、跟踪,并在安装初期一起上门征求居民意见;绿都小区燃气改迁工作初期,三方与燃气施工方沟通细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绿都小区14幢与15幢之间河道污水管泄漏,三方协力排查出问题后,及时商量解决方案并上报街道,得到上级支持后及时解决;此外,三方携手每月定期共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让家园更美丽舒适。
解决社区“小问题”,服务居民“大民生”。绿都社区的“居、业、物”三方协同机制不仅激活了小区治理活力,切实增加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是我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为我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新路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