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周杰)校门口的安全和秩序如何优化?如何提升师生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4月25日,余姚市三七市镇中心小学报告厅座内,一场以“交通安全‘童’心同行”为主题的余姚市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此举行。
会议开始前,校门口进行了一场防冲撞、反恐防暴演练。从发现意外到报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疏散,整个演练过程的专业性、规范性和警校联动的及时性得到参会人员高度肯定。
针对校门口的电动车骑行乱象,余姚市教育局联合余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正式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校园及周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未来两个月,两部门将针对未成年人及接送家长违规骑乘、不戴或不规范佩戴头盔等问题,通过教育引导、家校协同、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机制。
早七点的“送学潮”、晚五点的“接娃潮”,校园周边“定时堵”怎么破?
余姚市教育局安监科科长武海彬在会上透露,余姚市教育局已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对城区较拥堵的12所学校面对面会商“一校一策”精准治理,全力破解校园周边“堵局”。
“这不是‘一阵风’的运动式整治,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余姚市教育局副局长孙申乔表示,后续余姚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制度创新+全民参与”的治理模式,护航学子平安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