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提“难” 就急着批判

1月9日,“深圳一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不少看到考题的网友也纷纷感慨,“很难想象这是小学生能做的数学试卷”。

(1月11日《红星新闻》)

这次号称“难出天际”的数学试卷,引起比较大争议的主要是其命题方式和检测指向:很多题干有成语文言、诗词歌赋,涵盖了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画风酷似语文试卷,阅读量非常大,不加时很多学生根本做不完;一个学段有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考试过多涉及阅读判断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少考简单直接计算知识能力,涉嫌本末倒置、拔高考查。

事实上,这一试卷是符合出题要求的。新课标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各个学段,都强调教与学要结合“现实世界”进行,学业水平检测要运用图文创设“现实世界”命题。

试卷引发争议说明,一方面,课改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教师落实、社会认同“情景化教学”“情景化考试”还与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同学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数学卷子,好在考完了,92分”;另一方面,命题人对教育现状还没有清楚把握,认为课标倡导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一定都对标实施了,或者是已经看到了这一不足,希望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唤醒更多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的意识,真正走上新课改之路。

相关方面其实可以把这场争议看成一次工作提醒。对教师来讲,要看到情景化教学、生活化学习、跨学科活动存在的短板,真正抓好生活中的数学、阅读中的数学、跨学科学习中的数学,不再沿用机械重复刷题、反复背诵重要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要看到数学绝不仅是学书本,还要主动从生活现象和其他学科中挖掘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数学素养;对命题人来讲,要看到保护学生学数学信心也是考试的初衷之一,在改变命题方式时充分了解数学教育现状,在把考试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契机时,要把握好度,不要急于求成。公众则要看到这种命题对于把学生从题海囚笼中解放出来,对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别一遇到“难”就急于批判。不难,那还能叫教育改革吗?

张小军

2025-01-14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5067.html 1 3 别一提“难” 就急着批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