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质教育?新质学校如何办?北仑教育该如何作为?12月23日,北仑区“解构‘力量密码’·走向新质教育”行动会议举行,相关专家,北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全区各校各园书记、校园长等400余人齐聚一堂。□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陈奕颖
这是一次“新”的出发
一直以来,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北仑教育始终勇立潮头,在历经40年发展后,这是一次“新”的出发。
北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海达在动员讲话中表示,改革越到深水区,就越需要魄力。北仑办新质教育,不是贴新标签,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教育“重改革”的一以贯之,是教育“高效能”的守正创新,更是教育“高质量”的扎实落地。走向新质教育,要从更新教育理念、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场景美学、创新管理模式、重塑评价体系、强化保障机制这六大方面入手,在不断重读、释放、建构中找到属于北仑教育的“力量密码”。
大会现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有专业与品牌影响力的独立第三方智库型研究机构——蒲公英教育智库的理事长李斌首先就“面向未来的学校转型,什么是重要的看见”进行了分享。
他提出未来的新质教育应创造更真实的挑战、创建更多元的意义、创生更丰富的感受;新质学校要照应传统与现实,综合统筹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自主性成长、核心素养与天赋潜能的同步培养发挥、适应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等多个要素;新质教育下的学生应具备价值和意义创生力、信息获取与判断力、抵达目标的领导力等综合未来素养;新质教育下的教育者应不断拓展认知、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有专业价值的教育资源内生系统……未来学校教育将以生命意义和创新创造为目标,以更开阔的学习方式,培养能创造更多精神能量、公共价值、生命可能的新人。
新质学校如何办?
区教育局邀请专家围绕北仑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如何制定献计献策,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季诚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建华教授先后登台,围绕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学校规划的制定要领进行讲解,精细把脉、多维定航,共同破译、建构“力量密码”,为北仑教育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走向新质学校”提供顶层设计的参考,共书北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包昊罡博士主持会议。他高度肯定北仑教育四十年以来的发展成效,特别是今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好到优的跃迁,擦亮了“潮涌东方看北仑”的教育强区品牌。在教育强国建设号角吹响伊始,北仑区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基于“新质教育”这一创新理念开展实践,是挖掘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密码、推动区域教育系统化变革的创新探索,体现了北仑教育勇立潮头、守正创新的内在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