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防控圈 为青少年近视拉起“防护网”

12月4日,宁波市教育、卫健、疾控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推进会,交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验,研究推进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积极促进医院与学校深度合作,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坚持协同作战,在联防联控上下功夫。(本报今日A03版)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近视防控既事关教育,也事关卫健,基于这一认识,早在2020年,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联合推出近视防控试点项目——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在国内先行先试。一年试点结果显示,到2021年,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较上年下降1.3%,效果显著。

梳理一下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的试点经验,择其大者,有这么几点:一是发挥医院资源优势,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二是对学生进行定期视力筛查;三是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四是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等。以筛查为例,医护人员会对筛查结果以“红黄绿”分码:以红码表示筛查性近视、黄码代表近视前期以及以绿码代表未近视。然后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黄码近视前期学生进行近视预警,并建议提前干预,以推迟近视的发生;对红码近视学生建议采取控制近视措施,以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

试点经验表明,这套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的方法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接下来,在强化坚持医校共建的共识同时,需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将医校共建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首先要扩大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的外延。现有的宁波市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是以区域内牵头的眼科医疗机构为核心,构建起基于地缘辐射的医校近视防控合作体,但受制于医疗力量的不足,辐射范围仅限于城区学校和幼儿园,农村学校、幼儿园还有所不逮。接下来,如何稳步推进近视防控的群防群治,进一步扩大地缘辐射的范围还有文章可做。

其次是建强近视防控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发挥区(县、市)眼科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优势,抽调眼视光专科高年资专家团队一对一结对学校成为学校驻校指导员,定期进驻学校开展近视防控指导工作,同时,针对学生、家长、校医及保健老师定制不同版本的近视防控科普培训标准教程,内容应涉及近视防控基础知识、视力检查和电脑验光技能、近视矫正的基本方法。

再就是强化视力监测数据运用。数据的采集工作靠医生来做,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运用好,也得由医生向学校、教师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校方和老师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意见去布置落实。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实时发布防控圈学生眼视光档案数据,为防控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李太牧

2024-12-06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88219.html 1 3 共建防控圈 为青少年近视拉起“防护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