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文称,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该校环境与资源学院2021级本科生宋某某发表的论文《海藻酸钠接枝聚丙烯酰胺/介孔硅复合水凝胶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署名中,宋某某本人为第一作者,其母亲李某某为第三作者。李某某现为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该论文的第二作者则为李某某指导的研究生。李某某所在的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一位负责人表示,将会就此进行调查。
(11月19日中新社)
母子共发论文,本也可成为佳话美谈。只不过,此次被围观的“亲子论文”实在颇多蹊跷,由此难免引人遐想。在很多网友看来,此事背后的故事,简直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心证”并不作数,实情究竟如何,还是得看校方的调查结论才是。近年来,各类学阀事件屡有曝光,“学术的近亲繁殖”愈显蛛丝马迹。当学术圈子动摇了知识纯粹性的根基,而每每与“师门”“血缘”纠缠不清,那么大众的高敏心态与下意识的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乐见一位学术新星的崛起,学术不是论资排辈,后浪卷翻前浪,又有何妨?然而,任谁都不能忽略的是,在最新的这起事件中,作为本科生的宋某与其作为高校教授的母亲李某,学术背景、学术积淀实在相差太过悬殊。很难想象,这两者能够有什么旗鼓相当、相互倚重的“学术合作”。再加之,还有李某某的研究生学生“居中”作为第二作者,令整个事件愈加扑朔迷离。一名本科生,论文署名堂皇地位列研究生和教授之前,这是何等排面?何等实力?
科研论文,高度诉诸同行评议,于公众而言,这构成了高企的认知壁垒。因为看不懂、辨不明,所以就倾向于按照自己所能理解的逻辑去理解,故而从网络舆论的走向看,李某某、宋某某母子,已然被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海藻酸钠接枝聚丙烯酰胺/介孔硅复合水凝胶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一文,到底水准如何,有没有超出一位本科生合理的学术能力?这需要业内人士的专业判断。当事人要想自证清白,必须在接受校方调查时,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才是。
学术论文,理应是单纯的,是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自然分享。而在现实中,论文却被附着了太多杂念。有些“论文”成为背书拉抬的工具,成为利益交换的载体,成了资源置换的敲门砖。师生之间、亲子之间,“论文”经常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有老师“论文挂名”为学生站台,有父母“论文传家”为孩子铺路……一个显然的道理是,当高校体系、科研系统对个体学术实力、学术潜力的评价,过度地系于论文,那么“论文”难免会不堪重压、扭曲变形。
本科生与其教授母亲同发论文遭质疑,这事关两所高校的声誉,事关三个当事人的前途,唯有一查到底,才能厘清是非,才可平息争议。还论文以应有的样子,必须从重建学术公信开始。
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