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大赛好在哪?

今年7月,东莞市启动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鼓励学生们勇敢提问、积极探索未知世界。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初赛共收到近5000份学生作品,专家初评出230个“好问题”,通过复评,遴选出20个“好问题”。

以“大赛”形式发现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某项能力的提升,是很多学校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例如,歌手大赛、猜谜大赛、科技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学习生活,深受有相关兴趣爱好学生们的喜欢。但是,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好问题”大赛还不是很多。

该比赛共收到近5000份学生作品,经初审和复审,20个“好问题”的提出者进入决赛现场,通过答辩等环节,争夺5个莞邑乐问奖、5个莞邑好问奖、10个莞邑知问奖,然后再将这些“好问题”进行线上展示,并评出最佳问题人气奖。好问题被评选出并经线上展示后,深受社会好评。

很多大赛评选出获奖学生后,大赛就被画了句号。但“好问题”大赛却没有走这条寻常路,该大赛不仅评选出了“好问题”,还有很多好的一面值得总结、研究及借鉴。

它好就好在将提出问题与探索问题同步进行。以获奖作品“为什么桥梁不能用蜂窝橡胶结构来防止断裂?”为例,如果仅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想到一个问题后,很可能就不再继续思考了。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思考问题,该大赛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解决思路并形成初步答案。所以,提出该问题的学生还要通过查阅资料、制作模型,得出“蜂窝结构抗压性能良好,或许可以减少桥梁断裂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初步结论。

它好就好在注重家校合作。“好问题”大多是在生活中发现的,家校合作不足,学生的观察及思考的空间都会受限。该大赛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科学探究中。例如,暑假期间,大赛组委会专门通过电视台专题节目等方式,邀请专家传授经验,指导家长们如何鼓励及引导孩子提出好问题。家长重视了,学生们探究的兴趣也会更高。

它好就好在为获奖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联动的机会。为了让中小学生孵化出更多好问题,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东莞科学馆、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9家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实践探索活动机会,并通过联合培养等形式,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好问题”小院士。

创新的源头是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造精神,先要从发现问题着手。认真研究“好问题”大赛好在哪,这样的大赛能够再多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是大有裨益的。苏银成

2024-11-05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82662.html 1 3 “好问题”大赛好在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