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湖北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翻新教室让学生家长出钱,并列出了详细的费用明细,共计2400元。10月10日上午,记者致电丹江口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是徐家沟小学三年级11班家委会成员自发购买涂料,进入教室粉刷墙体,并让全体家长平摊费用,学校并不知情,目前教育局已到学校调查处理此事。
(10月10日 纵览新闻)
家委会自作主张粉刷本班教室墙体,并让全体家长平摊费用,与前不久某学校英语老师怀孕不能上课,家长“众筹”资金补贴聘请的英语代课老师如出一辙。
近年来,随着教育治理不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得到强化,家委会作用日趋凸显,但同时也出现了“越界经营”“代购买办”等诸多问题,成为饱受诟病的教育乱象。
“家”“校”是教育命运共同体,出现上述问题,加强家委会监管固然重要,反思改进学校工作同样必不可少。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可以想象,如果学校及时粉刷有碍观瞻的教室墙面、对怀孕英语教师不能正常上课早有预案,上述“众筹”事件就不会发生。
因此,站在家长的立场,从“一切为了孩子”考量,家委会“众筹”事件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涉及孩子能否享有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小事”上,家长表达合理诉求,因为“等不及”而越俎代庖,出发点是好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基于此,避免出现上述“乱象”,有关部门及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问题“先知”,力戒不作为、弱作为、慢作为,以“马上办”化解家长“等不及”,切断家委会权力任性之“源”。
一个称职的校长,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应该“门儿清”。校长要增强“问题”意识,分阶段列出学校师资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问题清单,依此优化资源供给,细化任务分解,按照轻重缓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终实现问题“清零”,让家长“没得挑”。
而对于突发问题,则要急家长之所急,突出一个“快”字,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
对于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马上解释说明也是一种形式的“马上办”。中小学校要畅通家校沟通交流渠道,增强舆情处置能力,通过公众号、工作群、宣传栏、家长群等对因客观原因不能“马上办”的事项作出情况说明,并列出下一步办理时间表,恳请家长理解,化解家长“等不及”。
当然,这也要求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加大中小学校师资、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为中小学校“马上办”提供后台支持。
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