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6元巧克力被开除 矫枉过正了

近日,一起因教师节前夕园长“收受”学生一盒6元的巧克力被开除的旧案尘埃落定,却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园方原本将其定性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并作出开除处理。法院认为不宜定性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认定幼儿园的解除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

(8月31日央广网)

这是一盒6元的巧克力所引发的悲剧。幼儿园管理方认为不管金额大小,只要“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就该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被开除的园长一肚子委屈,因一盒6元的巧克力丢了工作,处罚显然有些过重。好在法院盖棺定论,认为“收受”学生一盒6元的巧克力不宜定性为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为被开除的园长主持了公道。

“过罚相当”是一条重要的法律原则。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提出,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目的是为了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防止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的利益交换。然而这一规定未对财物的金额限度做出明确。这起案件中,园长收受的巧克力价值只有6元,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却被园方开除显然是“过罚不相当”。

另一方面,学生表达尊重的礼尚行为与收受礼品礼金不应混淆。6元的巧克力,无论从价值还是其背后意图来看,都与所谓 “礼品礼金” 贿赂行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连这样一个温情的小举动都要被上纲上线,那无疑会在教师群体中引发恐慌和不安。

因一盒巧克力引发的案件,看似小事,实际上却触及了教育伦理、法律公正与人文关怀的深层次问题。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事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之上。如果因为一些无端的猜疑和过度的防范,而让教师们在面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时如履薄冰,那将会极大地破坏教育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让那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用心对待学生的教师们,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寒了心。

同时,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处理问题时,应该更加注重合理性和人性化。对于教师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生硬的规定和简单的一刀切做法,而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育的本质和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区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违规行为,什么是正常的师生互动。此外,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在维护师德尊严的同时,又不失人情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徐刚

2024-09-03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2555.html 1 3 收6元巧克力被开除 矫枉过正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