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中小学作业依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给学生、家长和教师造成负担。不少学生时常要完成拍照、拍视频等留痕类作业,以及各种网络课程打卡任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困扰学生多年的手抄报类作业任务量仍较多,以致“代做手抄报”在电商平台竟成热门生意,有的店铺销量高达20万单。
(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中小学作业成了形式主义作业,问题在于只走形式不走心。比如一些家庭作业确实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力,只能由家长帮助“应付”;有的作业需要每天在群里拍照打卡等,加重了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负担。形式主义作业实质价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如果照做,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如果敷衍了事,也容易让孩子对学校教育产生不信任感等。
有的中小学作业成了“家长作业”,还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助长孩子虚荣心,可能让孩子习惯于弄虚作假,变得不诚信,还不利于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等。
中小学作业成了形式主义作业,暴露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而形式主义作业,有的还是上级部门布置,或是为了迎合上级部门要求;有的是为了参加各类评比竞赛,或是为了展示学校工作成果;有的则是教师敷衍了事,教学水平有限等。另外,一些家长太“卷”,把作业当成“内卷战场”,也对中小学作业成为形式主义作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校布置作业,要能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要求,要能重视教育实效,少一些花里胡哨,多一些真招实招,尊重教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需求,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防范增加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负担。要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改进教育评价,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科学性建设。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端正心态,不能凡事都给孩子“代劳”。
形式主义作业在于“教育跑题”。而各种形式主义作业也是一份份的教育教学“不及格作业”“不合格答卷”。中小学作业不能成为形式主义作业,而要回归育人本位。需要从相关部门、学校、教师到家长都能做好“作业”,答好“教育答卷”,中小学作业才不会“跑题”“跑偏”。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