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26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系列“小目标”: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怎样进行体重管理?体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全社会联动”。
目前,我国已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缓解“健身去哪儿”难题;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
三年“体重管理年”期间,一项项措施将继续推进,不让体重“偏轨”——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帮助超重肥胖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进一步推广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
知识点: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的同时,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逐年上升。除了肥胖,过瘦和营养不良也不利于健康。体重异常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们要提高健康意识,守护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管好体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中国式健康现代化的建设,也迫切需要卫生健康治理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形成突破,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为全面推进中国式健康现代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