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可“别出心裁”

“这里曾经生活着一只羊……很遗憾,6月17日中午,羊离开了我们”——杭州申花路幼儿园毗邻盛龙街的围栏上挂着一份塑封的“讣告”,告知该园14岁的山羊“顶顶”离世,感谢“走过、路过、关心和互动过的路人们对羊的包容和关爱”。

(6月21日 澎湃新闻)

一只山羊没了,犯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吗?

“顶顶”是一只普通的山羊,但也是一只有“故事”的山羊。

毫不夸张地说,在幼儿园孩子的心目中,“顶顶”不只是一只山羊,而是亲密的伙伴,大家见证了“顶顶”“结婚”、生崽和老去。“顶顶”的“羊生”,对孩子们而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教育。

善始善终。申花路幼儿园在“顶顶”走到生命的尽头之后,别出心裁地为其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告别仪式,使得这场生命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让孩子们深深懂得,生命的离去是我们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条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每一条生命都应该被记取。

在很多国人心中,死亡是一个犯忌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死亡话题渐渐脱敏,国内有专家学者引入并研究“死亡哲学”“生死哲学”等课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并探索不同的实践形式。但是,对于幼儿园开“死亡课程”,不少人质疑似乎有些过早了。

懂得尊重生命,才会懂得尊重自己与他人。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幼儿园的孩子也概莫能外。小宠物的死亡,家里老人的去世,小朋友经常会面临各种“生离死别”。一些情感特别丰富的小朋友,常常难以接受小宠物的离去,甚至郁郁寡欢,时间长了难免留下心理阴影。反之,如果刻意回避乃至淡化这种“离别”,小朋友们就会走向对生命“冷漠”的另一种极端。如何引导小朋友们正确看待死亡,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名为谈死,实为论生。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美化死亡,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幼儿园进行“死亡教育”没毛病,如何让孩子们听懂领会才是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因势利导开展死亡教育的这家幼儿园,无疑给我们作出了极好的示范。胡欣红

2024-06-28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61074.html 1 3 生命教育 可“别出心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