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师生同餐制 不应只满足于保障食品安全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在市直属学校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度,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据了解,倡导并落实“师生同餐”的不止珠海,浙江丽水、浙江宁波、广东中山火炬高新区等地也已全面落实。

(5月24日《新京报》)

梳理以往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中招”的通常是学生。这一现实很直观地表明了,以往的学校供餐体系,是存在“师生有别”的。一般来说,很多中小学都设有“教工食堂”,在家长和学生们看来,其选择更多、菜品更优,也更可靠。经年累月之后,这种事实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价值判断”的刻板印象。诸如“老师吃得好,学生吃得差”之类的说法流传甚广,在情感层面,其对于师生关系的伤害不可不察。

就此来说,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的推行,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也即倒逼食品安全和促进师生情感联系。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们所需摄入的营养、所能食用的菜品,其实与成年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师生同餐”是具备可行性的,其并不需要对制餐生产环节做过多的改造。以往教师餐更有“品质”,还是源于其作为一种“职工福利”的属性。与之相较,学生餐的出发点,则更多是“填饱肚子和维持营养需要”,具有基础性和功能性导向。

此番,珠海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到底是推动学生餐对标教工餐,还是引导教工餐看齐学生餐,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前也有一些地方取消了教职工食堂,而实行“县域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其中很大的一个驱动因素,其实是“降低成本”。而这,与师生们原本的预期,或许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出入的。

“教师与学生在餐桌上共餐”,固然有利于给食品安全加一道保险。从这个意义上讲,珠海版本的“同餐制”,可以看作是以往“校长配餐制”的加强版。当然了,就学生和家长们的期待而言,“吃得安全”只是最基本的,借力这一新制度,推动“菜品升级”“伙食改善”,才是加分项。然玉

2024-05-28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4961.html 1 3 推行师生同餐制 不应只满足于保障食品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