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象山县贤庠镇碶头陈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设计评审会。接受评审的是11名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生;评审打分的是碶头陈村村民,还有村委会、镇政府、象山农业农村局以及规划建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评审内容是同学们根据当地文化对碶头陈村做的改造提升方案。
(本报今日A10版)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大学生毕业设计多是纸上谈兵,无论是选题还是设计思路、主题、内容都来自课内所学、教材所选和老师所教,不切实际,不能实操,因而仅具有文本意义,没有实际价值。与此相关的是,高校在组织毕业设计评审时大多也是沿袭老一套做法,由专业课教师和部分校系领导担任评委,因而与毕业论文答辩一样存在走过场等现象。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检验学生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在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和课堂效率,相应地对评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谁评,评什么,怎么评,事关评审结果的公正公平,一定要认真对待。
宁大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组织的此次评审会极具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新在评委的人选,排除了科任教师,聘请了村民和镇政府、象山农业农村局以及规划建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如此,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公平;其次是评审形式有所创新,即将评审和汇报合二为一,既是评审会,又是汇报会,这样可以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优势。
其次,新在评审(也即汇报)内容的接地气,汇报内容是同学们根据当地文化对碶头陈村做的改造提升方案。这是本次评审会的最大亮点,也是11位大学生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亮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对于就读建筑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尤其要注重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在确定选题后,要卷起裤管,奔赴项目所在地进行走访调查,在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后确定设计主题、思路和内容,最终形成可实操的方案。这次11名毕业生带来的设计方案就是这么制定的,因此得到了评委的认可。
方案实打实,评审也是硬碰硬,这样的评审方式既能倒逼课堂教学做出改变,迫使教师教给学生实际、管用的技能,又能促使学生及早确立本科学习的目标导向和思维路径,学以致用,为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农村贡献青春力量。陌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