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论文”须恪守学术边界

2024年的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近期,不少国内高校先后发文,就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记者发现,今年以来,部分高校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占比进行检测。

(5月13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AI技术作为一项工具,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在学术研究中,AI在内容生成方面具有很强优势,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草拟大纲、搜集文献、处理数据、初步分析、校对排版等工作,以减少繁琐的工作。当然了,AI只是论文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学生的学习,毕竟学术论文强调原创性,鼓励首创精神,思考和创作过程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甚至将AI生成的内容全盘复制粘贴,直接作为论文的主要部分,则偏离了论文写作的轨道,这无疑是对学术诚信的背离。而且,现在AI生成技术不成熟,有很多虚假的内容,胡编乱造的数据,一旦盲目使用,会令学术论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进而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部分高校出台规定,对毕业论文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占比进行检测,该举措非常必要,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滥用AI,还可促使学生认真地对待论文创作过程,培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维护学术研究的公平公正。

当然,规范AI在学术研究中的使用,并不仅是高校的责任。学生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规范观念,明确AI在学术研究中的辅助地位,而不是将其作为“作弊”的工具。

此外,还需要看到,在AI技术的冲击下,学术领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机,如何在使用AI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乃是非常必要的课题。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引入AI分析、AI识别、数字水印等技术,防范有人利用AI进行学术造假,以确保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江德斌

2024-05-17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3291.html 1 3 “AI写论文”须恪守学术边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