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调皮孩子别上火 试着创造“松弛感”

分享人: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教师 彭伟

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用好话讲是“聪明伶俐”,用孬话讲是“调皮捣蛋”。这种性格,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特别是孩子进入小学后,我们希望她能遵守规矩,好好学习。然而,一切并不顺利。

刚开学不久,班主任打来电话,表示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很特别,经常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导致周围的同学受到影响,最关键的是,老师讲一句,她就立即用狡辩和哭闹来回应。

听到老师的反馈,我和她妈妈都非常担忧,因为女儿的行为会影响她的学业和人际关系。于是,我们开始反思自己平常的家庭教育,并且阅读了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我看到了一种观点,在家庭环境中创造一种“松弛感”。

确实,随着女儿逐渐长大,自我意识增强,会经常发脾气。相应的,有时候我们也很难控制住自己,便采取强硬的方式让她“服从”。我们一直认为严格的要求和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她养成好的习惯,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我意识到创造家庭教育松弛感已经迫在眉睫了。

于是,我们商量着首先从好好和孩子说话开始。少用斥责的语气,尽量温柔以待。当她还是忍不住发脾气或采取不恰当的回应时,我们试着用温和的语气和她沟通,引导她思考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放任孩子,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她自主权和空间,一旦孩子的行为越界了,我们还是会及时制止。

我们也有意识地鼓励女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倾听她的声音并尊重她的选择。当女儿行为有点滴的进步,或是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或是平常做了“好事”,我们就夸奖她,表扬她,并给她准备了一些小奖状和物质奖励。

如今,女儿已经进入一年级的下半学期了。前些天,我问班主任近段时间女儿的表现,班主任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说她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都表现得好多了。我们非常欣慰,一方面,是感慨女儿终于适应了小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感受到这段时间,通过创造家庭教育的松弛感,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了。而我们的女儿,也更加乐于主动地与我们沟通和分享。

我们相信,她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选择更恰当的回应方式。我们也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是她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领导者和控制者。创造这种松弛感,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自由和尊重,也为她提供了成长与发展的空间。

2024-05-07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0857.html 1 3 面对调皮孩子别上火 试着创造“松弛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