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教师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积极响应‘驾照式’积分管理……”日前,浙江省常山县紫港中学教师曾国艳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全县师德专题会上发出师德倡议书。今年3月初,县教育局出台《常山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驾照式”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是探索师德考核评价的新举措。(4月8日《中国教育报》)
长期以来,在一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让位于教育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师德考评也因此滋生了一俊遮百丑的“唯分数”考评、指向鲜明的“萝卜”考评、“你好我好他好”平均主义考评等问题。有鉴于此,中小学校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从“实”出发、向“新”而动实施师德考核评价,为建设“四有”好教师队伍树立正确、鲜明的“指挥棒”。
考核主体不明确,师德考评很可能临时起意、走走过场。基于此,中小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肩负起师德考评主体责任。要成立由学校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学校校长及有关管理人员组成的师德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相应分工,组织有关人员,具体实施师德考评。要引导教师对照有关考评细则,对周期内师德状况进行自评,提供学校不掌握的有关佐证材料。要有效引入同事评价,作为师德评价的重要依据。可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家长等“第二方”参与师德考评。还应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干部、责任督学等“第三方”参与师德考评。组织自评、他评,都要先进行诚信精神教育,确保采集信息真实有效。
师德考评,需要公正的尺子。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法》《教师法》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文件,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为根本遵循,结合地情、校情、教情,制定师德考评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要聚焦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道德、专业精神以及公共道德和个人品德。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师德考评的重点,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参考。
师德状况信息采集是师德考评的关键一环。要把师德考评功夫放在平时,建立时评、周评、月评、学期评、学年评等长短结合的师德考评工作机制,动态采集教师师德状况有关信息,避免师德考评 “一锤子买卖”。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数+等级+佐证材料”的方式呈现考评结果,形成师德考评档案材料。因家长、学生等投诉,可能构成负面评价的,要整理形成有关材料,经关联方确认,才能成为师德考评佐证材料。对因“关键事件”可能构成师德考评“一票否决”的,要慎之又慎,整理形成佐证材料,形成闭环证据链,方可进入师德考评“信息库”。
总之,中小学校要构建“养”在平时、“练”在岗位、“成”在课堂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以高质量师德考评引领广大教师涵养高尚师德,厚植教育情怀,练就育人本领,“遇见”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吕建(作者系安徽省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