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 朱芳
近日阅读《数学的力量》,颇有感慨。
书中写到,我们这份工作最本质的内容并不是“教数学”,而是“教书育人”。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人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整个人生。数学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找到人生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很多学生在数学之路上容易被眼前的挫折和失败蒙蔽,埋没发现数学之美和感受数学之乐的天性。比如,有的学生一提到数学,就想到做题的痛苦、成绩的不理想,认为无法从数学中获得些许东西。试想,这样的内心体验,怎么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好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当学生无法从数学中获得力量时,老师应该站出来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有效的数学教学不是老师在台上演独角戏,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挥主导作用。在小学阶段,这种数学的力量可以是思维方式的开拓,也可以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学期我任教一年级,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是一个过于宏大的概念,我需要斗智斗勇,让他们在课堂中认真地去接触简单却美好的数学知识。
开学初为了让他们专心听讲,我想了很多办法,如准备100只布偶小牛作为奖品,奖励给上课遵守纪律的孩子。这个小牛作用还是很大的,班中的孩子为了得到这只小牛真的很拼!我只要拿着小牛在孩子们面前挥一下,孩子们就睁着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你,坐姿也很漂亮!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接着我笑眯眯地说:“看着老师,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这只小牛就是你的。”此法对大多数孩子奏效!
千万别奢望一服汤药包治百病!班中总有一小部分孩子,他们渴望拥有小牛,但又坐不住的!我需要继续努力!
家访时家长的话给了我启发:我们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表扬,老师你越鼓励越表扬,我们的孩子就会越好越听话。班里45个家长,竟然众口一词地提到了这点!
那就表扬,表扬,再表扬!一次,在一节数学课上,104班小徐同学被我整整表扬了10次——
看,小徐同学的小手小脚放得多好呀!
看,小徐同学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老师,听课多认真呀!
看,小徐同学背挺得直直的,坐姿多精神呀!
……
不光小徐同学做好了,班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做了。表扬到第10次的时候,我发现小徐同学的小脸小耳朵都红了,他遵守纪律了。第二天我还把他的位置调到了第一桌,他真的认真听课了,真的喜欢上数学课了。我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中隆重地送给他一只小牛!
许多家长和我说,朱老师,我家孩子可喜欢这只小牛了,每天要放在床头抱着睡觉。如果说一开始小牛是让学生们放下戒备,学着接触数学,那么到现在,孩子已经不需要小牛,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思考和学习的意愿,因为曾经努力拼搏的过程已深深刻在了他们的心里,让他们能在未来的人生中,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拥有学习路上各种各样的“小牛”。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知将外在推动力转变为内在驱动力的过程是缓慢且不易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经历、学习环境都不相同,老师应当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因材施教。判断学生学得怎样,不要简单地看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对了多少道题;而是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方法,会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主动去学新的知识。
我时常跟年轻老师说,我们不能以成绩好坏区别对待孩子,对于那些暂时成绩还不理想的学生,我们应给予“量身订制”的关爱与鼓励!要相信,爱的力量,能让每一位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