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气”的小“徒弟”

我和徒弟吉尔机作老师(右)。

分享人:

宁波四中支教老师、喜德中学语文老师 陈赢

整理: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房鹏

不远千里,带着憧憬和热情,我的支教工作有条不紊开始了。除了日常紧凑的教学工作,喜德中学还安排了我们与当地青年教师师徒结对,这也是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项目的另一个目的——带动当地教师队伍建设。于是,一份“良缘”、一个个温暖瞬间欣然而至。

我的小“徒弟”是喜德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的新生力量——吉尔机作老师。他才入职一年半,虽然年轻,他在高二年级可有“名气”了。他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因为他很能侃;校区所有水电都归他管,因为他是后勤主任;他的生活,精彩纷呈,因为他会吹拉弹唱,幽默风趣。学生们爱他,敬他,我来喜德中学后没少听说他的故事,没想到这次师徒结对居然分到了他。

有一次路上遇到他,我说:“机作,我要来听课喽!”

一直微笑的他突然脸红了,“陈老师……嗯,师傅,那您什么时候来?”没想到,一向意气风发的吉尔老师居然紧张了。

“没事,别慌,就当平常上课一样,我不是来挑刺的,我们互相听课,一起找问题,提升课堂效率。”我说。

“好的好的,那你来之前提前和我打个招呼哦”,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两天后我就坐在了他教室的后面开始了听评课工作。

每次的听课、评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是我俩的思维碰撞,我指导他,他也在影响着我,渐渐地我和他熟悉起来。

凉山支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忙碌充实,晚上回到寝室,就感觉到了冷清。一天晚上接到了吉尔老师的电话。“师傅,你现在有空吗?来我教室给孩子们指导一下课本剧”,我爽快地答应了。

还没进教室,学生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很惊讶,我没教过他们,也不认识他们,他们怎么就这么热情呢?一进门,吉尔老师就大声对同学们说:“我是你们的老师,陈老师又是我的老师,你们说,你们喊陈老师什么?”“师祖好”——响亮的喊声响彻校园,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热烈欢迎陈老师来我们班指导喜剧大赛。”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响亮的掌声。原来,吉尔老师两个班刚学了挪威作家易卜生的著名喜剧《玩偶之家》,两个班各自挑选段落表演,请我当评委。

同学们很有创意,抽签决定一个班汉语表演,一个班彝语表演,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彝语表演呢!虽然完全听不懂,可同学们很可爱,这不就是青春活力、勇敢无畏的样子吗?同学们还邀请我跳彝族舞,唱彝文歌,那个晚上很温馨,我知道我正在融入喜德,融入可爱的彝族师生中……

2024-04-02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46042.html 1 3 有“名气”的小“徒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