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
宁波市李惠利中学支教老师、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地理老师 张琳娴
整理: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在盐源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惊喜与挑战。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升旗仪式上,那一轮圆月让我陷入了沉思。与宁波相比,一个多小时的时差,让我体验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月光照耀下的开学典礼。这不仅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更让我感受到了早起的盐源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顿感使命在肩。
开学第一课,当我运用地理知识,从开学典礼上的这轮圆月的类型、出现时间、方位等角度推导出建筑的走向,揭开校园建筑的神秘面纱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惊奇,是意外。可见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新课标下真实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知识的魅力。我深信,地理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能够让孩子们的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次教研活动,当我与新同事们共同探讨新课标、解读新课程时,愉快的氛围让我再次想起了那轮皎洁的月亮。这里的老师们渴求自我提升,这种凝聚力和向上生长的力量也如月光般感染着我,让我不断前行。我们达成了共识,一同携手通过课题实现自我成长,于是地理实践小组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东西部组团式帮扶计划的一员来到盐源中学,我希望自己不仅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地理教师,还要在行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党政办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综合办事机构,我想和新同事们一起,找出学校管理中现有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运作效益。
虽然我的经验有限,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但幸运的是,这里的老师们和衷共济,团结一致,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我愿意勇敢地尝试,建言献策,如同那一轮月亮围绕着组团式帮扶的核心“太阳”,不遗余力地绕转,不负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