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秋染水杉

水杉林。

秋天的象山最萦绕心间的,便是深秋时节矗立于水库边的水杉林。它们不像山中树木那般恣意,总是齐整地列在水畔,颜色却是一等一的绚烂:青绿还未褪尽,便染上了锈黄、古铜、赭石,最后是那沉郁而热烈的绛红,一树之间,层次分明,宛若打翻了的调色盘。我们这些外来客,总忍不住折几枝形态最美的杉叶带回住处,插在陶罐里,仿佛就将整个水库的秋意也请进了屋,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水杉,是象山诸多水库——仓岙、赵岙、岩头陈的秋日画卷里,当之无愧的、挺拔的男主角。乌桕的红叶算是它的知交,银杏的黄叶便是它活泼的邻家妹。它们一同,将水库沿岸点缀得如油画般浓丽。

水杉树姿笔直冲天,极少旁逸斜出,树皮呈赤褐色,纵裂成长条片剥落,自有几分沧桑。叶子细碎,羽状复叶轻柔地舒展开,像梳理过的羽毛。春夏是沁人心脾的翠色,入了秋,便从叶尖开始,一点点被秋霜浸透,最终凝结成一片片燃烧的火焰,倒映在碧澄澄的水库中,天上水下,连成一片斑斓的梦境。它们又像一个个忠于职守的哨兵,默默守护着这一方水域的宁静。仓岙水库的视野最为开阔,岩头陈水库的则更显幽深。

水库边的旧居,白墙黑瓦,枕水而居。老人们说,早年修建水库,水杉因其耐水湿、材质好的特性,被广泛栽种护堤。它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粗,不易变形,以前常被用来制作小船或家具,经年耐用。村民也爱捡拾落下的杉果和枯枝,杉果形状可爱,可做孩童的玩物;枯枝油脂丰富,引火极佳,那噼啪作响间散发出的淡淡木质清香,混着渔家锅里蒸腾的海鲜热气,在湿润的空气里弥漫,成了象山秋日里最独特的气息。

寒露过后,秋意便一层层浓重起来。待到霜降,水杉叶便像是被酒泡过一般,醉意盎然。那沿着库区蜿蜒的一排排、一列列,在仓岙水库的尾坝,在赵岙水库的湾汊里,如火如荼,似一束束巨大的火炬,在蓝天下静静燃烧。它们的红,不如黄栌那般漫山遍野,却因了水的映衬,红得更加集中,更加深邃。秋风吹过,细密的红叶簌簌飘落,有的落在岸边,铺就一层厚厚的地毯;有的落在水面,随波轻荡,像无数小小的舟楫,载着秋的讯息漂向远方。水杉的红,与晚霞交融,霞光染红了杉林,杉林也染红了一池秋水。

后来,这里也渐渐成了游人的心头好。沿着水库边的步道慢行,水杉在午后阳光的斜照下,通体透亮,红得纯粹,红得忘我。每一根枝条,每一簇针叶,都像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构图。游客们穿梭林间,笑着,赞叹着,或倚着粗壮的树干留影,或拾起一片完美的红叶对着光细看。阳光透过红叶,脉络清晰如画,人立其间,仿佛也被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红晕,心境豁然。只可惜,这盛景同样短暂,巅峰的红艳不过十余日,一场冷雨,一阵大风,那华丽的红袍便会卸下,铺就另一种静美的秋韵。因此,象山的这些水库,秋日里便得了“水上火焰谷”的雅称。

若逢晴日,伫立坝上,极目远眺,只见一侧是万顷碧波,一侧是连绵红杉。那挺拔的红色队列,沿着水岸线曲折延伸,将水库勾勒得愈发秀美。宁静的村庄掩映在这红与绿、水与天的背景里,宛如仙境,安详而明媚。水杉的红,是水边秋天独有的风致,它不像枫香那般跳脱耀眼,却自有其庄重与坚韧。它红得沉静,红得典雅,红得让人心生敬意。岁岁年年,它们就那样站着,用自己的方式,吟唱着关于秋水长天的故事。

听,那风过杉林的声音,沙沙作响,不正是自然最动人的歌谣么?水杉红了,芦花白了,橘柚黄了,正是品蟹赏秋的好时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情此景,虽无“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古意,却有“行舟碧波红杉侧”的现代闲情。这秋染水杉的景致,足以醉倒每一位来访的游人,成为心中一道永不褪色的江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