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笠山发生惊险一幕:一名男子为捡回掉落的野菜,冒险下山坡,结果被困在70多米高山体的半山腰峭壁上,上下不得。消防部门利用云梯车展开“极限救援”,最终将男子安全救下。
11月26日《宁波晚报》
一口野菜的诱惑,竟让一名中年男子陷入30多米高的崖壁绝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限救援”。近日北仑区笠山发生的这起险情,虽以消防员的专业救援圆满落幕,但背后暴露的侥幸心理与安全漠视,值得每个人警醒。
为何有人会为价值微薄的野菜铤而走险?核心在于“心有不甘”的执念与“不会出事”的侥幸。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冒险行为并不少见:为拍一张网红照片翻越护栏、为省几分钟路程横穿高速、为捡回掉落的物品闯入危险区域……这些行为的共性,是将微小利益置于生命安全之上,低估了意外发生的概率,高估了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刘先生脚部本有旧伤,行动不便,却仍冒险下坡,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作祟,让小疏忽酿成了大危险。
更值得深思的是,此次救援的难度远超常规。现场山体陡峭,被困位置上下皆无安全支点,常规山岳救援方式风险极高,最后动用了云梯车才救援成功。消防员的专业处置固然值得称赞,但我们更应看到:每一次“极限救援”的背后,都是救援人员在冒着生命风险,都是公共资源的大量投入。为了个人的一时疏忽,让救援队伍直面险境,让公共资源为侥幸行为买单,既不负责任,也得不偿失。
消防部门的提醒言犹在耳:未开发或陡峭的危险区域坚决不涉足,遇物品掉落先评估风险,身体状况不佳者避免高风险活动。这些警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生活中的安全底线,从来都不容逾越。一口野菜、一件物品,再珍贵也不及生命宝贵;一时方便、一丝执念,再强烈也不能凌驾于安全之上。
侥幸是意外的温床,谨慎是安全的前提。刘先生的遭遇是幸运的,有惊无险的结局给了他弥补的机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愿这起事件能敲响警钟,让每个人都摒弃侥幸心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更别让本可避免的险情,占用宝贵的公共救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