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酷爱报纸,经常到报摊上购买阅读,读后不忍丢弃,按期整理装订成册,成了我最美的精神食粮。
自加入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以来,更是如鱼得水。这个组织里有千余报友,整天忙着交换报纸,极大地充实了我的业余文化生活,累并快乐着。
1998年2月19日,我应邀出席了金华市集报研究会成立大会,全国及省内多地集报人到会祝贺,大家显得格外高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这个属于集报人自己的盛会里,共商集报发展大计。
回到兰州后,我把此次收集到的百余种报纸,一字儿摆放在地上,畅游在报纸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尽情享受拥有报纸的快乐。忽然,《宁波晚报》四个大字映入眼帘,犹如鹤立鸡群,从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从此,它整天与我形影不离,成了我的灯下客、桌上餐。
可仅凭一份《宁波晚报》,怎可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呢!“断顿”的日子总是寂寞难耐,干什么也没有心情,整天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万般无奈之下,我求助黄兴云报友,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源源不断地收到了不少的《宁波晚报》。我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如数家珍般欣赏。
为了便于阅读,我把副刊上的美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报海拾贝》上,闲暇之余阅读,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伴随我茁壮成长。时间久了,让我这个“码字学徒工”怦然心动,重新拾捡起丢弃多年的纸笔,试着写了一篇“豆腐块”,居然发表了。此后,我常常挑灯笔耕,也有文章不时见诸报端,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2003年9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八届全国集报研讨会上,看到有出售《宁波晚报》试刊号。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从之前的20元一路水涨船高,我急得手心都出汗了。当被叫到50元之后,我喊了55元,总算一锤定音。手捧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试刊号,就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报友们纷纷围上来,把对《宁波晚报》的爱慕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大号塑料袋精心收藏,成了我家的“镇馆之宝”(我的家庭藏报馆被集报分会评为二星级)。
《宁波晚报》坚持“心系寻常百姓,可读可用可亲”的宗旨,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通过多次改版,内容更加丰富、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发展之路。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仅以一个普通读者、收藏者的身份,衷心恭祝报纸文蔚繁昌,编辑老师身心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