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专家掌舵,岐黄之术赋能健康!

宁波这家医院中医科构建特色中医服务体系

闵亮在门诊中。

53岁男子突发面瘫,几根银针配合分期治疗便让他重展笑颜;63岁乳腺癌术后患者经中医调理体质显著改善,带动全家前来“追诊”……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中医科成立以来,在上海仁济医院中医专家的引领下,团队以“精准辨证、特色诊疗”为核心,年服务患者超万人次。从慢性病调理到疑难杂症应对,他们用精湛中医疗法诠释“仁术济世”的初心,为群众健康撑起坚实的“中医保护伞”。

从“试一试”到“全家追随”

患者用信任为中医口碑“代言”

一位63岁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又遭遇了放化疗带来的多重痛苦:全身如“针扎”般剧烈疼痛,一个月内体重骤降5公斤,肝功能指标也亮起异常红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找到该院中医科执行主任闵亮。闵亮为其细致察舌按脉,精准辨证为“气血亏虚、湿浊内停、肝气郁结”,随即确定“补益气血、健脾祛湿、疏肝止痛”的调理方向,量身开具药方。

服药仅一个月,患者便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身上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夜里能连续睡6个多小时,吃饭时还会主动多添半碗饭。严格遵医嘱调理半年后,她的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疼痛、失眠等问题得到改善,体重也逐步回升至术前水平。此后,她不仅带着丈夫来调理肝脏问题,还拉着女儿看睡眠困扰,就连远在外省、总觉得乏力的外甥,都在她的陪同下前来就诊。

如今,科室里像这样的肿瘤术后患者还有不少:有的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手脚麻木、连筷子都拿不起,经中药调理搭配针灸干预慢慢恢复了知觉;还有的患者担心肿瘤复发,希望通过长期调理改善体质,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免疫力逐步提升,复查指标始终稳定。口口相传间,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中医科的名声不仅在宁波本地打响,还传到了周边城市,甚至有外地患者专程开车前来就诊。

覆盖全年龄段的特色调理体系

为不同人群定制“健康方案”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中医科已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特色调理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痛点,精准匹配个性化诊疗方案。对于受学业、工作压力困扰的年轻人,科室重点聚焦失眠、焦虑、消化不良等“压力病症”,推出综合干预方案。

一位大学生因学业压力患上严重焦虑,不仅彻夜失眠、记忆力大幅减退,还需长期依赖抗焦虑药与安眠药,却又饱受头晕、精神萎靡等副作用的折磨。闵亮团队以中药帮他疏肝解郁、安神定志,每周安排两次心理疏导缓解情绪压力,同时建议每日保持规律运动调节身心状态。半年后,该学生的焦虑症状基本消失,逐步摆脱药物依赖。

在老年人健康服务方面,科室将重点放在肿瘤术后恢复与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管理上;面对儿童群体,科室针对家长最关心的消化不良、反复感冒、生长迟缓等问题,采用“温和调理”模式:以口感改良的口服中药改善孩子体质,搭配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辅助调理,避免加重孩子脏腑负担。

针灸推拿“圈粉”无数

六年深耕让中医惠及更多人

走进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中医科,针灸推拿诊室总是一派忙碌景象。如今,这项业务的日接诊量已超过中医内科,成为科室名副其实的“明星板块”。“来做针灸推拿的患者群体很广,有长期久坐、受颈椎病困扰的办公室白领,有被腰椎劳损折磨的体力劳动者,还有受骨关节痛影响日常活动的普通居民。”闵亮介绍。

53岁男患者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左侧连抬眉、闭眼这些简单动作都无法完成,嘴角还控制不住地“漏水”。针灸推拿科医生判断为风寒袭络导致的面瘫,随即为他制定了“分期治疗”方案。一个月后,他不仅能正常完成抬眉、闭眼动作,连笑容都恢复了往日的舒展。

针灸推拿“明星板块”的崛起,也见证着中医科六年的成长历程。凭借“一人一方”的精准辨证和“医患共情”的温暖服务,传统中医在现代医疗场景中不断焕发新活力。未来,科室还将继续打磨针灸推拿、中医调理等特色业务,持续提升诊疗水平,让古老的岐黄之术惠及更多百姓,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思言

2025-10-29 宁波这家医院中医科构建特色中医服务体系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2984.html 1 3 仁济专家掌舵,岐黄之术赋能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