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当古朴艳丽的农民画遇上青春洋溢的时尚T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24日下午,在象山县茅洋乡的“和光院”内,一场名为“赶海入画,土生繁花”的非遗农民画青年时尚SHOW给出了精彩答案。 T台之上,聚光灯下,一件件融合了象山农民画元素的时尚服饰成为全场焦点。10月27日《宁波晚报》
当古朴艳丽的象山农民画挣脱纸张的束缚,以鲜活姿态登上时尚T台,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就此展开。
这场时尚秀的惊艳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非遗的刻板印象。以往提及农民画,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陈列在展厅里的画作、印在书籍上的图案,而此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海洋鱼类、鲜活的渔家生活场景,被巧妙地绘制于日常服饰之上,让厚重的非遗底蕴与青春的灵动气息完美交融。模特们迈步T台时,衣角翻飞间仿佛跃动着大海的浪花,每一步都在讲述着从传统渔村走向现代时尚的蜕变故事。这种“可穿戴”的非遗,让原本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更多人意识到,非遗并非只能封存于博物馆,它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彰显个性的时尚符号。
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探索,是这场时尚秀成功的关键。作为本次活动的“设计总监”——象山县级非遗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蔡何亚,亲自执笔为每件走秀服饰绘制独特图案,用精湛技艺搭建起传统与时尚的桥梁。她感慨道:“以前农民画大多只在纸上‘说话’,如今它能‘穿’在身上走上秀场,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全新可能。”,道出了多少非遗传承者们的心声。
更值得肯定的是,这场时尚秀并非单纯的文化展示,而是乡村激活文化内生动力的重要尝试。过去,农民画的传播局限于画展、书籍等传统形式,受众年龄层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茅洋乡大胆突破,以时尚走秀这种年轻化的表达形式为载体,让非遗主动拥抱年轻一代,不仅让农民画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更以文化为纽带,激活了乡村文明的内生动力。现场设置的农民画素胚体验环节,更是让嘉宾亲身参与到非遗创作中,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了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
把“非遗”穿在身上,穿的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份文化自信;这场时尚秀激活的不仅是农民画的新生命,更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新可能。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创新尝试,让更多非遗走出“深闺”,以更鲜活、更时尚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