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板栗香。经过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季酝酿后,家乡的栗子提早成熟了,远远望去高大的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裂开嘴的果子。直觉告诉我,栗子可以采摘了。
经过一番需要体力的操作,爬树、敲打、拾捡、抬挑、去壳,最后切一刀上锅烤煮。看着金黄、闻着喷香、吃着粉糯的美食就呈现在眼前了,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这是父辈辛勤种植的结果。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可供吃的零食少得可怜,每年秋收的栗子或多或少解决了少食的问题。那时,栗子非常稀缺,方圆十里有栗子树的不多,全村好像只有我家有一株栗子树,收获的栗子父亲宁可自己少吃也要分给左邻右舍一些,一起享用。
然后把多余的栗子埋藏到沙子里保鲜,这样可以从秋天一直吃到冬天,甚至第二年春天。冬天围着火盆,我们嘴馋了想吃点什么了,就从沙里扒几个,用菜刀切一个口子扔到火盆里,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里香气弥漫。这时候的栗子也变得更甜了,这个味道好像胜过今天街上的糖炒栗子。
从我懂事记忆起,这棵栗子树就已经在我家屋旁了,是父亲不知从哪里移栽来的,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依然枝繁叶茂,且年年都能结果,真的感恩那棵大树,它无需施肥、无需治虫,春华秋实,就这样默默地为我家无私奉献了半个世纪,算算不知为我们献上了多少果实。这棵与我差不多年龄的栗子树,现在一个人已经合抱不过了。夏日,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抵挡了夏日的燥热,树荫下可以乘凉躲雨。
看到我们这么爱吃栗子,后来,父亲又买了几株嫁接过的新品种栗子树,种在空旷的不能种植庄稼的旮旯地里。那是有人上门推销的,买了栽种的人家不多,都认为要等多少年才能长大才能吃上栗子,可父亲不是怎么想的,种树苗总是对的,何况还是会结果的树,只要精心护理,耐得住等待,总会有能吃上栗子的一天。果然,没几年就开花结果了,而且果实特别大,浑身长满刺的球果像一只只小刺猬,里面的种子颗粒有乒乓球大,两三颗不等,或球形或半球形,黄亮亮的,看了让人顿生喜欢,爱不释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五六棵小栗子树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每年秋天都能收获很多栗子,吃不完还可以卖钱呢。而父亲早已离开我们多年,每当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栗子,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没有父亲眼光远大、辛勤栽种,就没有今天那么多栗子可吃。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