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堂·周东旭

吃鸡:从祭祀福礼 到盘中家常

本版图片由包图网提供

鸡者,谐音于吉。

古人说鸡有五德,根据《韩诗外传》定义如下:

文德,头戴红冠,似古代礼冠,象征端庄守礼。古人以冠为尊,《礼记》强调“冠者,礼之始也”,鸡冠的鲜红与高挺暗含对礼仪制度的尊崇。

武德,足后生距(尖锐的角质爪),善争斗,象征武力。《左传》有“武人不乱”之说,鸡的距与斗性呼应了传统武德中“以战止战”的克制精神,唐代就盛行斗鸡。

勇德,遇敌不退,敢于迎战。汉代《说文解字》释“勇”为“气也”,鸡面对强敌仍振翅而斗,体现无畏气概。

仁德,觅食后呼唤同类共享,展现仁爱。《孟子》言“仁者爱人”,鸡的群体性行为被赋予儒家伦理色彩。

信德,每日黎明准时啼鸣,守时不辍。《周易》强调“修辞立其诚”,鸡鸣报晓的规律性成为诚信的具象化表达。报晓驱散光明。

“文、武、勇、仁、信”都能体现儒家君子比德的理念,文人之间也常常画《五德图》祝愿对方加官晋爵。其实就是一幅大公鸡图。看来文章还是古人会做。

许多节日,在今人眼里都等同于吃什么,大概是因为吃的门槛低。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老百姓所谓“六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也是家家企盼的。

不过旧时的鸡,多数是家里自己养,所谓“鸡生蛋,蛋生鸡”是一部发家经。

春天里孵化小鸡,等长得稍大的时候,一般公鸡留一个做种,其他的要骟掉,骟鸡有专门兽医站的人上门,母鸡则用来生蛋。

吃鸡,一来除非贵客上门,宁波人说上海人客来了,杀鸡招待,有时候去上海,带上一只鸡,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礼物。

还有过年祭祀的时候,五牲福礼,需要一只全鸡,脖子上夹一块鸡血。

祭祀完以后,过年用来待客。白切鸡和炖鸡最为常见。汁水高汤用来烧年糕汤,也是非常鲜美。鸡的内脏用来做鸡杂羹,倒上醋,也是极鲜美和开胃的一道菜。

鸡毛留着可以兑糖,可以做鸡毛掸子,也可以做毽子。鸡胗皮,也会有上门收购的人,可以做药,中药名为鸡内金。

婚宴的主桌上一般都有全鸡和蹄髈。大舅子的待遇就是吃全鸡。象山人的酒席最后的菜一般上一道鸡杂白菜羹,非常美味。

宁波十大名菜里也有火踵全鸡。

还有一种鸡的烧法,叫瓦片鸡,是进补用的,不过现在有些饭店要提前预约。做法是这样的,鸡洗净,调味后,放在陶甑内,不加水。在铁锅底放几块碎瓦片,把甑放在上面,用稻草烧。要慢烧3小时。稻草烧,自然是因为稻草发热温度低,大概起焖熟的作用。

鸡有好多种,宁波乡间以毛羽分有白鸡、黑鸡、芦花鸡;以地域分有天台鸡、梅林鸡,梅林鸡以鸡小会生蛋而闻名。象山谓一种芋艿叫乌脚鸡,咬起来“嗖嗖”作响。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物质便不匮乏,吃鸡也不是稀罕事了。洋快餐“肯德基”在街头巷尾非常多见,以炸鸡翅、炸鸡腿出名。健身的喜欢吃鸡胸肉,超市里也有盒装的鸡肉卖。

于是老百姓又热衷于放养的土鸡。此一时,彼一时。前期贵而难得,后又贱如泥。世事漫随流水,人只辛辛苦苦地随波逐浪。大概也能悟一番人生的道理。

2025-10-15 红人堂·周东旭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0197.html 1 3 吃鸡:从祭祀福礼 到盘中家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