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管“钱袋子” 激活社区自治的一池春水

街谈巷议

苑广阔

日前,《紫金梅园小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经业主表决通过并向全体业主公布——这是海曙区月湖街道首个明确“居业物”三方协同共管小区公共收益全流程管理的制度文件,不仅为规范公共收益、推动社区民主自治提供了“实操样本”,更标志着该小区在基层治理创新中迈出关键一步。10月13日《宁波晚报》

长期以来,小区公共收益如何管理、如何使用,是许多社区治理中的痛点与难点。收益来源不清、管理使用不透明、监督机制缺失,往往导致本属于全体业主的“钱袋子”成了糊涂账,甚至引发矛盾纠纷,挫伤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紫金梅园小区的《办法》直击这一顽疾,通过“收益来源明确化、资金管理三方监管、支出分级审批、信息全流程公示”的闭环设计,构建起权责清晰、程序严密、公开透明的制度笼子。特别是“业委会+开户银行+社区党组织”的三方监管与“双签批”模式,以及针对不同金额的严格审批流程和公示备案要求,切实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确保了公共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承诺落到实处。这种对公共资金“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为规范社区公共财产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标杆。

尤为可贵的是,这一制度的诞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源于解决“停车难”这一具体民生诉求过程中,对公共收益“扩容”后管理需求的积极回应。从盘活存量空间增加车位,到制定详尽的停车方案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再到将停车费纳入公共收益并反哺社区治理,紫金梅园的成功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治理创新增加集体收益,再利用规范透明的制度保障收益的公平善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增加收益—规范管理—反哺民生—促进和谐”的良性循环。

紫金梅园小区的探索证明,基层治理的创新并非一定要宏大叙事,往往就在管好一个“钱袋子”、解决一个“停车难”这样的“小切口”中见真章。其“三方共管”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制度保障下的公开透明与多元共治,重建了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信任,激活了民主自治的活力。期待这一“实操样本”能启发更多社区,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让更多类似的“关键一步”汇聚成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坚实足迹。

2025-10-15 街谈巷议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0194.html 1 3 三方共管“钱袋子” 激活社区自治的一池春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