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牌这件“小事”值得说道说道

三江热议

丁慎毅

曾几何时,新车上牌是件让人发愁的事。跑税务、跑保险、跑车管所,一堆纸质材料,少说也得折腾好几天。

公安部10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从11月1日起,将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同时推出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

这样一来,你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只要刷刷手机,半小时就能办完新车上牌。你可能没意识到,通过“交管12123”APP,购车、缴税、选号、上牌一气呵成,这个看似普通的操作,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政务服务变革。这个转变,是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是用系统协同代替部门壁垒。

浙江日报的记者曾就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采访过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说过一句话:“所有的事项,都是浙江的‘一件事’。”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政务服务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散落的碎片。

车辆在生产线上就完成信息采集,实现“出厂即上牌”,这个细节值得细品。它把管理环节前置了,把服务融入了生产流程。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治理思路的革新。

保定、杭州的试点数据显示,这种模式每年可减少车管所审核时间11万小时,节省纸质材料100万张。重庆某车企每年因此节省50万元运营成本。数字背后,是便民与利企的双赢。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进口车还未完全纳入“一件事”范围,部分地区的服务覆盖也存在差异。这些问题恰恰说明,改革还在路上。

这让人想起浙江“出生一件事”改革的经历。最初只能在属地办理,后来实现全省通办。从“属地的事”到“全省的事”,这一步走了三年。现在的上牌改革,同样需要这样的耐心和智慧。

从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到新车上牌,每一个“一件事”都是政务服务这张大拼图的一块。当拼图越来越多,整体图像就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

一位基层干部说得实在:“改革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的成功只是起点,进口车覆盖、区域差异这些问题,正是下一步改革要攻克的山头。

未来的某一天,当系统能自动识别新车信息,主动推送办理指引,包括“无感办理”也成为常态,政务服务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感受不到。那时我们再回看今天这场改革,或许会像今天看手工填写表格的时代一样恍如隔世。

上牌这件“小事”,丈量着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距离短一寸,民心近一分。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件“小事”说道说道。

2025-10-15 三江热议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0192.html 1 3 上牌这件“小事”值得说道说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