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花粉过敏的季节,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春季。事实上,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近日,宁海县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接连接诊了好几位花粉过敏患者。起初他们都把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当成是普通感冒,到医院一检查,才确诊为秋季花粉过敏。
医生提醒,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秋季杂草花粉颗粒更小,更易被吸入鼻腔,引发过敏反应。
被确诊为秋季花粉过敏
“医生,我这几天老是打喷嚏、流鼻涕,眼睛还发痒,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转,这是怎么回事?”近日,26岁的章女士(化姓)来到宁海县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接诊的陈超副主任医师在仔细询问病情后发现,章女士的症状在户外尤为明显,周末去公园游玩后症状加重,并且伴有眼部瘙痒和阵发性喷嚏。通过对章女士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并结合她近期有公园游玩的经历,陈超诊断她为秋季花粉过敏。
“很多人以为花粉过敏只在春季发生,其实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陈超介绍,每年8月至10月,当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且伴有微风时,杂草花粉,特别是蒿属、葎草等植物的花粉,更易在空气中传播和积聚。
与感冒症状存在显著差别
与春季的树木花粉不同,秋季杂草花粉颗粒更小,更易被吸入鼻腔,引发过敏反应。其典型症状包括:有连续5个-10个以上阵发性喷嚏;有清水样鼻涕;双侧鼻痒伴眼痒;下眼睑因鼻部血管扩张形成的青灰色阴影。
“近期在门诊,很多患者常把过敏误以为是感冒,实际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别。”陈超解释,最明显的两点区别是:打喷嚏的频率上有明显区别,花粉过敏引起的打喷嚏会出现阵发性连续发作,其次,花粉过敏伴随眼、鼻、耳、上颚等部位的明显瘙痒,而普通感冒通常没有瘙痒症状。
做好这三招可安稳度秋
他为“过敏星人”支了3招。首先要提前预防,过敏体质人群应树立预防意识,在花粉季节来临前两周开始使用抗过敏药物;其次要减少接触,关注花粉浓度预报,高浓度时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更换衣物;最后,日常生活中需改善环境,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为清晨5点-8点和午后5点-8点)开窗通风。
医生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平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如出现疑似花粉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当作感冒治疗而延误病情。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蒋宁宁 胡家君 文/摄